中华武术大师都出现在近现代,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近代,由于满清政府的孤立,中国逐渐被西方国家所超越。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被侵略和殴打。满清失师,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由于鸦片泛滥,对中国人的身体素质造成严重伤害。曾被称为亚洲的病夫。为了改变人民的身体现状,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许多爱国人士纷纷练习武术健身。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武术名家。
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武术大师。在各种报道和电视剧中,这些具有独特技能的武术大师经常打败日本、俄罗斯的高手和西方强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荣耀,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然而,奇怪的是,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最关键的时期,这些武术名家却很少看到杀敌报国的故事。是怕死还是当时的武术大师们爱显摆,显得无用?其实,当时的武术家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武术世家有严格的传统和教育,通过子孙传承中国武术。我从小就练武,注重实战和战斗力,各种武术的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
霍元甲、李景林、张策、杜心五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武术家。他们都有真正的武功。许多地方军阀和官员花重金聘请这些人作为他们的武术教练,指导军队的日常训练和战斗。单打独斗,中华民国的这些武术大师打败外国的大师和强人是正常的。比如霍元甲,就曾经让中国武术名扬天下。
然而,武功再高,在现代战争中也无能为力,没有发挥的余地。俗话说,武功再高,也怕一把菜刀。在现代战争中,竞争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军事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一对一的战斗几乎毫无作用。即使在徒手搏斗中,刺刀技术也是竞争的对象。这不是简单的武术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们都是血的技术。平时不见血,但互相斗法的高手不一定能打出凶猛的魔鬼。现代的集体化作战和个人作战完全不同,不能怪这些武术前辈不打仗。金庸在小说中也写道,千军万马的战斗,军功再高也没用。江湖上的战斗与军队之间的战斗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