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国毒士”贾诩的乱世生存之道
展开全部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那个英雄辈出,群雄并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不出世的天才,因为乱世中保生存,以被加上“毒士”的头衔。他一手策划了一场惨剧,他是曹操唯一忌惮的人。从出仕便一直在隐藏自己的才能,却依然会压制不住耀眼的光芒。
公元195年,董卓旧将郭汜、李漼一方挟持公卿,一方挟持皇帝,上演一场惨烈的肉票争夺战,牵连而死的百姓数以万计。在战争之初,李漼由于手中有汉献帝,一度出于优势。可是,随着镇东将军张济从陕西前来参战,使得伤痕累累的李漼和郭汜不得不暂时停止争斗,以免刚刚到来的张济一口吞掉。张济当然知道眼前的形势对自己有利,于是提出,邀请皇帝移驾弘农郡,前往自己的地盘。
汉献帝当然知道张济有私心,可是在李漼的手中已经受了这么久的罪,在张济的手下再惨估计也不过就是饿肚子吧,他们毕竟还要仰仗自己皇帝的旗号,不敢多么为难自己。于是汉献帝派出大臣,前往李漼和郭汜营地,积极游说,希望移驾成功。可是,李漼也好,郭汜也好,当然知道张济耍的什么把戏,一旦汉献帝前往弘农,李漼和郭汜就将沦落为叛贼,天下诸侯必群起攻之。于是两位恨不得食肉寝皮的仇人,转眼又携手,共同对抗张济了。
形势非常紧张,三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敢抢先下手。当时,有一位奇人,手无一兵一卒,只凭借一句话,就改变了当时的局势。这个人就是贾诩。汉献帝早就知道贾诩,更知道贾诩在李漼和郭汜心中的地位,于是汉献帝派出使者,告诉贾诩:“卿前奉职公忠,故仍升荣宠;今羌胡满路,宜思方略。”
汉献帝的诏书中,对贾诩肯定中有批评。因为贾诩在之前的表现中,还算是公忠体国,能够为朝廷,为皇帝着想,于是,依然升了贾诩的官。但是“仍升”就意味着本可以不升。汉献帝在指责,贾诩曾经对朝廷,对汉室犯下了许多罪过,不过考虑到贾诩还算不坏,和李漼郭汜等人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当前羌人胡人乱国的非常时期,就允许贾诩戴罪立功了。聪明的贾诩,自然是明白汉献帝的意思的。
当年,董卓时候,王允当权,曾经下令绝不赦免董卓手下的那些西凉将领。李漼、郭汜、樊稠等董卓旧将人心惶惶,一心想着放弃军权,逃回家乡。本来,如果三人从此逃回去,那么东汉王朝或许还可以多几年太平日子。可是此时,贾诩站出来说话了。贾诩的一句话,改变了李漼三人的命运,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贾诩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贾诩说得不错。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一个负责治安的小小亭长,就能把几个人抓了。可是如果率领大军攻打长安的话,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说起汉末军队战斗力,步兵丹阳第一,骑兵西凉第一。李漼几人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立刻组织起来,并且沿路招降纳叛,封官许愿,到达长安时,几千人已经变成了十万人。
正因为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兵犯长安,比且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李漼和郭汜在长安,比起董卓的残暴,有过之无不及。董卓对于公卿大夫还有着基本的敬意,还想着借助善待一些士大夫,来为自己博取美名。而李漼和郭汜,却纯粹是个武夫,有董卓的野心,却没有董卓的本事,也没有董卓的手腕,只知道炫耀武力。本来,在董卓迁都时,长安附近还有着几百万百姓,可是三年之后,当汉献帝离开长安之时,由于天灾,更由于战乱,几乎人都死绝了。
而这一切要归咎于贾诩。只是他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生存。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作为董卓一部讨虏校尉的贾诩,自然也难以独存。命或许可以保下,但是政治前途就几近断绝了。这是贾诩不能接受的。于是,为了李漼,更为了自己,贾诩提出了那个祸国殃民的计策。后人多称贾诩是三国第一毒士,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过,贾诩在李漼等人夺取大权之后,却做出了许多对策,来和李漼等人划清界限。李漼等人自己给自己加封之后,也提出封贾诩为侯,又想任命贾诩为尚书仆射,可是都被贾诩拒绝。贾诩多:“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说了一句心里话。在当时,如果贾诩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毙,就将面临朝廷的通缉。可是,贾诩预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权,必将乱国,于是不想居功,渐渐的从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渐渐忘记他作为董卓旧部集团重要成员的过去。
贾诩的方法比较成功。在贾诩担任尚书其间,选拔了一些比较有清正之名的官员,李漼等人看在当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给贾诩一点面子。贾诩后来母亲去世,又借机离开长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两三年,避开了李漼郭汜作孽带来的不良影响。后又投到宛城张绣的帐下。
从这一阶段开始,贾诩开启了他的“洗白之旅”。时间来到建安二年,最最重要的一位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具有“乱世奸雄”之称的曹操。在来到宛城之前,曹操早已在中原地区打的顺风顺水,不仅重新夺回了兖州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他听取了荀彧的建议,把天子迎到了许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日子。在东有吕布,北有袁绍的压力下,曹操决定先铲除许都周围的威胁,第一个成为他目标的就是宛城。
曹操点齐军队,前往宛城讨伐张绣,没想到张绣竟然出乎意料的开门投降,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没有丝毫怀疑,便只带了极少的人前往宛城受降。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行为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贾诩。一个天才谋士的出谋划策,让曹操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大将典韦的战死和未来继承者长子曹昂的牺牲,使得这个男人憔悴了很多,从此以后也让他记住了一个叫贾诩的“毒士”。
一直到官渡之战曹军大胜之后,贾诩投降了曹操,却从来没有被打击报复,反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地位与日俱增(这也是曹操爱才的体现),逐渐成为曹魏阵营里举足轻重的谋士,几近能和荀彧叔侄抗衡。甚至在魏国至关重要的立嗣问题上,曹操问了贾诩的意见,也正是他的意见让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一直活到了七十七岁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公元195年,董卓旧将郭汜、李漼一方挟持公卿,一方挟持皇帝,上演一场惨烈的肉票争夺战,牵连而死的百姓数以万计。在战争之初,李漼由于手中有汉献帝,一度出于优势。可是,随着镇东将军张济从陕西前来参战,使得伤痕累累的李漼和郭汜不得不暂时停止争斗,以免刚刚到来的张济一口吞掉。张济当然知道眼前的形势对自己有利,于是提出,邀请皇帝移驾弘农郡,前往自己的地盘。
汉献帝当然知道张济有私心,可是在李漼的手中已经受了这么久的罪,在张济的手下再惨估计也不过就是饿肚子吧,他们毕竟还要仰仗自己皇帝的旗号,不敢多么为难自己。于是汉献帝派出大臣,前往李漼和郭汜营地,积极游说,希望移驾成功。可是,李漼也好,郭汜也好,当然知道张济耍的什么把戏,一旦汉献帝前往弘农,李漼和郭汜就将沦落为叛贼,天下诸侯必群起攻之。于是两位恨不得食肉寝皮的仇人,转眼又携手,共同对抗张济了。
形势非常紧张,三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敢抢先下手。当时,有一位奇人,手无一兵一卒,只凭借一句话,就改变了当时的局势。这个人就是贾诩。汉献帝早就知道贾诩,更知道贾诩在李漼和郭汜心中的地位,于是汉献帝派出使者,告诉贾诩:“卿前奉职公忠,故仍升荣宠;今羌胡满路,宜思方略。”
汉献帝的诏书中,对贾诩肯定中有批评。因为贾诩在之前的表现中,还算是公忠体国,能够为朝廷,为皇帝着想,于是,依然升了贾诩的官。但是“仍升”就意味着本可以不升。汉献帝在指责,贾诩曾经对朝廷,对汉室犯下了许多罪过,不过考虑到贾诩还算不坏,和李漼郭汜等人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当前羌人胡人乱国的非常时期,就允许贾诩戴罪立功了。聪明的贾诩,自然是明白汉献帝的意思的。
当年,董卓时候,王允当权,曾经下令绝不赦免董卓手下的那些西凉将领。李漼、郭汜、樊稠等董卓旧将人心惶惶,一心想着放弃军权,逃回家乡。本来,如果三人从此逃回去,那么东汉王朝或许还可以多几年太平日子。可是此时,贾诩站出来说话了。贾诩的一句话,改变了李漼三人的命运,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贾诩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贾诩说得不错。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一个负责治安的小小亭长,就能把几个人抓了。可是如果率领大军攻打长安的话,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说起汉末军队战斗力,步兵丹阳第一,骑兵西凉第一。李漼几人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立刻组织起来,并且沿路招降纳叛,封官许愿,到达长安时,几千人已经变成了十万人。
正因为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兵犯长安,比且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李漼和郭汜在长安,比起董卓的残暴,有过之无不及。董卓对于公卿大夫还有着基本的敬意,还想着借助善待一些士大夫,来为自己博取美名。而李漼和郭汜,却纯粹是个武夫,有董卓的野心,却没有董卓的本事,也没有董卓的手腕,只知道炫耀武力。本来,在董卓迁都时,长安附近还有着几百万百姓,可是三年之后,当汉献帝离开长安之时,由于天灾,更由于战乱,几乎人都死绝了。
而这一切要归咎于贾诩。只是他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生存。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作为董卓一部讨虏校尉的贾诩,自然也难以独存。命或许可以保下,但是政治前途就几近断绝了。这是贾诩不能接受的。于是,为了李漼,更为了自己,贾诩提出了那个祸国殃民的计策。后人多称贾诩是三国第一毒士,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过,贾诩在李漼等人夺取大权之后,却做出了许多对策,来和李漼等人划清界限。李漼等人自己给自己加封之后,也提出封贾诩为侯,又想任命贾诩为尚书仆射,可是都被贾诩拒绝。贾诩多:“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说了一句心里话。在当时,如果贾诩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毙,就将面临朝廷的通缉。可是,贾诩预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权,必将乱国,于是不想居功,渐渐的从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渐渐忘记他作为董卓旧部集团重要成员的过去。
贾诩的方法比较成功。在贾诩担任尚书其间,选拔了一些比较有清正之名的官员,李漼等人看在当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给贾诩一点面子。贾诩后来母亲去世,又借机离开长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两三年,避开了李漼郭汜作孽带来的不良影响。后又投到宛城张绣的帐下。
从这一阶段开始,贾诩开启了他的“洗白之旅”。时间来到建安二年,最最重要的一位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具有“乱世奸雄”之称的曹操。在来到宛城之前,曹操早已在中原地区打的顺风顺水,不仅重新夺回了兖州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他听取了荀彧的建议,把天子迎到了许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日子。在东有吕布,北有袁绍的压力下,曹操决定先铲除许都周围的威胁,第一个成为他目标的就是宛城。
曹操点齐军队,前往宛城讨伐张绣,没想到张绣竟然出乎意料的开门投降,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没有丝毫怀疑,便只带了极少的人前往宛城受降。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行为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贾诩。一个天才谋士的出谋划策,让曹操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大将典韦的战死和未来继承者长子曹昂的牺牲,使得这个男人憔悴了很多,从此以后也让他记住了一个叫贾诩的“毒士”。
一直到官渡之战曹军大胜之后,贾诩投降了曹操,却从来没有被打击报复,反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地位与日俱增(这也是曹操爱才的体现),逐渐成为曹魏阵营里举足轻重的谋士,几近能和荀彧叔侄抗衡。甚至在魏国至关重要的立嗣问题上,曹操问了贾诩的意见,也正是他的意见让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一直活到了七十七岁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