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什么人有资格在死后被追封谥号?
谥号是对死者的盖棺定论,不仅皇帝有谥号,地位较高的大臣也有谥号,甚至社会上有名望的人,虽不是朝廷重臣,但也有谥号。后者称之为“私谥”,是由死者的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
但正如前所说,谥号是对死者的盖棺定论,因此,无论帝王还是重臣,都不可能活着时便有谥号,也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定谥号,更不可能出现“以谥号称呼在世者”的情况,比如李世民的部下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三类,美谥是指具有褒扬性的谥号,如庄、武、文、宣、襄等;平谥是指具有同情意味的谥号,如怀、悼、哀、闵、思;而恶谥则是具有否定批判性质的谥号,如厉、灵、炀。
不过,恶谥虽然存在,但很少有人被评为恶谥。而且,在评为恶谥的人中,帝王的比例反而更大,比如周厉王、晋灵公、隋炀帝等人,均是恶谥;大臣中拥有谥号者,往往都是美谥,恶谥者最著名的是秦桧,谥号为“谬丑”。但这个谥号却不是宋高宗评定。事实上,秦桧原本是谥号是“忠献”,这是个美谥。韩侂胄北伐时,为了争取人心,才更改秦桧谥号为谬丑。
皇帝驾崩后,其谥号由大臣评选,继任皇帝确定。而朝廷重臣去世后,其谥号则是由皇帝赐予。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
以唐宋为例,朝廷重臣死后,吏部向皇帝“请谥”获许后,由太常博士议定谥号,呈给有司议论,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直至确定谥号,再由皇帝下诏赐谥。
而明清时期,朝廷大臣死后,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
大臣的谥号,往往是两个字,以明清为例,文臣以“文”字为第一字,最高者为“文正”,其次为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等;武臣则以“武”字为第一字,最高者武宁,其次为武毅,宁、毅之后,依次与“武”搭配的字为敏、惠、襄、顺、肃、靖、信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文武兼用的谥法,即第一个字为“忠”,与之搭配的谥字有“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等。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也有“一字谥”的大臣,但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因为“一字谥”可以说是一种破例的最高谥。如北宋理学家朱熹,其谥号便只有一个字“文”,这是当时的最高谥号,甚至在“文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