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光圈镜头,怎么样拍出虚化的背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摄影师,尤其是人像摄影师来说,使用浅景深来拍摄是一种常见的拍摄手段,通过将背景模糊,使主体和背景隔离开来,从而更好的突出主体。同时也能让一些不重要的细节被模糊,以免影响到主体。
拍摄浅景深,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是使用大光圈镜头,不一定要 f/1.2 甚至 f/0.95 的能切割空气的大光圈镜头,至少也得是 f/1.8 的标头。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大光镜头,或者再无法全开镜头光圈的情况下要怎么样才能拍出模糊的背景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背景会模糊?模糊的背景被称为散景,一般表现在景深较浅的摄影成像中,落在景深以外的画面,会有逐渐产生松散模糊的效果。
说的通俗一点,被模糊的区域就是没有对上焦。
对上焦的部位被称为景深区域,景深区域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以你(的相机)为中心,三百六十度围绕你的两个球面之间的区域。
我们假设你目前的对焦距离和光圈的景深范围在 2 米到 5 米处,那么以你(相机)为中心,无论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的 2 米到 5 米处的区域你都可以拍出清晰可见的图像,而小于 2 米或者大于 5 米的区域就落到景深区域之外,就显然被模糊了。
景深区域由三个因素来控制,第一个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光圈了,光圈很容易理解,光圈开的越大,主体周围的景深区域就会越浅,抛开进光量的因素不提,浅景深也是为什么人像摄影师们都会追求超大光圈的镜头。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大光圈的镜头,其实我们买相机的套头,虽然随着焦段的不同,光圈值一般在 f/3.5 到 f/5.6 之间,但是用好了,一样可以拍出模糊的背景。
首先就是选择焦段的问题,焦段越长,景深就会越浅。也就是说,长焦端会比广角端更容易拍出浅景深。当然,在这里我们还要考虑等效焦距的问题。就拿一般我们常见的 28mm 广角来说,在全画幅机身上,28mm 的视角就是 28mm 的镜头,而在 APS-C 画幅的相机上,等效 28mm 的视角镜头的焦段只有 18mm,所以同样等效 28mm 的视角,全画幅会比小画幅机身更容易拍出虚化的效果。
再有就是相机、主体和背景三者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主体距离相机越近,拍出模糊背景的可能性就越大,关于这一点如果有老镜头上面有景深标尺的看一下就能够理解,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范围就会越浅,也就越容易拍出虚化的背景。而主体距离背景越远,则背景被模糊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背景距离景深区域越来越远了嘛~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用 APS-C 画幅的 等效 28mm,也就是实际焦段只有 18mm 的相机拍的,光圈不算大,只有 f/3.5,但是可以看到背景已经几乎完全虚化了,因为距离主体非常近,所以景深范围就变得很浅,所以不管背景距离是否真的很远,只要有一定距离,就足以将背景给模糊掉。
下面的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到背景距离不同的时候,距离被虚化的程度,从左上往右下,背景距离以此变远,背景被模糊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拍摄浅景深,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是使用大光圈镜头,不一定要 f/1.2 甚至 f/0.95 的能切割空气的大光圈镜头,至少也得是 f/1.8 的标头。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大光镜头,或者再无法全开镜头光圈的情况下要怎么样才能拍出模糊的背景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背景会模糊?模糊的背景被称为散景,一般表现在景深较浅的摄影成像中,落在景深以外的画面,会有逐渐产生松散模糊的效果。
说的通俗一点,被模糊的区域就是没有对上焦。
对上焦的部位被称为景深区域,景深区域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以你(的相机)为中心,三百六十度围绕你的两个球面之间的区域。
我们假设你目前的对焦距离和光圈的景深范围在 2 米到 5 米处,那么以你(相机)为中心,无论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的 2 米到 5 米处的区域你都可以拍出清晰可见的图像,而小于 2 米或者大于 5 米的区域就落到景深区域之外,就显然被模糊了。
景深区域由三个因素来控制,第一个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光圈了,光圈很容易理解,光圈开的越大,主体周围的景深区域就会越浅,抛开进光量的因素不提,浅景深也是为什么人像摄影师们都会追求超大光圈的镜头。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大光圈的镜头,其实我们买相机的套头,虽然随着焦段的不同,光圈值一般在 f/3.5 到 f/5.6 之间,但是用好了,一样可以拍出模糊的背景。
首先就是选择焦段的问题,焦段越长,景深就会越浅。也就是说,长焦端会比广角端更容易拍出浅景深。当然,在这里我们还要考虑等效焦距的问题。就拿一般我们常见的 28mm 广角来说,在全画幅机身上,28mm 的视角就是 28mm 的镜头,而在 APS-C 画幅的相机上,等效 28mm 的视角镜头的焦段只有 18mm,所以同样等效 28mm 的视角,全画幅会比小画幅机身更容易拍出虚化的效果。
再有就是相机、主体和背景三者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主体距离相机越近,拍出模糊背景的可能性就越大,关于这一点如果有老镜头上面有景深标尺的看一下就能够理解,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范围就会越浅,也就越容易拍出虚化的背景。而主体距离背景越远,则背景被模糊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背景距离景深区域越来越远了嘛~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用 APS-C 画幅的 等效 28mm,也就是实际焦段只有 18mm 的相机拍的,光圈不算大,只有 f/3.5,但是可以看到背景已经几乎完全虚化了,因为距离主体非常近,所以景深范围就变得很浅,所以不管背景距离是否真的很远,只要有一定距离,就足以将背景给模糊掉。
下面的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到背景距离不同的时候,距离被虚化的程度,从左上往右下,背景距离以此变远,背景被模糊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久谦平台
2024-12-03 广告
2024-12-03 广告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文化的普及,单反相机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表达自我和追求艺术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分析,我们发现他们选择单反相机不仅因为其高质量的成像能力,而且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在消费场景中,单反相机常被...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久谦平台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