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养脾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医教你如何养脾胃:眼下已进入6月份,天气越来越热,难熬的夏天已经来临,面对未来三四个月的高温天气,大家开始采用不同方法防暑降温。夏日炎炎,一口气灌下一听冰冻可乐,咬掉几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可是,有些人吃起来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对身体的危害,却无法用这一次的清爽弥补。夏天吃冷饮,古人怎么看:在我们看来,夏天吃冰棍、喝冷饮是很正常的事。那到底该不该吃,为什么吃冷饮会伤害身体,且看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在宋朝的时候,陈直写了《养老奉亲书》,是世界上最早的老人保健医书,他就说:“盛夏之月,最难治摄。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后来,元代增补此书为《寿亲养老新书》,书里说:“承暑冒热,腹内火烧,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浆,尽力而饮,承凉而睡,久而停滞,秋来不疟则痢。”可见,夏天喝凉水甚至冰水,是人们的本性,自古中国人也是如此,但是,中国古代的中医很早地观察到了饮用冷饮的问题。古人认为,夏天的阳气都跑体外去了,体内的阳气相对来说就减少了。尤其是脾阳就会比平时虚。此时,如果吃冷饮,本来脾胃就比较寒凉,再人为地降低内部的温度,会导致身体调控的紊乱。这种紊乱,首先就是消化系统的紊乱,在过低的温度下,吃多了冷饮就会损伤脾阳,如果人体本身脾阳不足的话,再吃冷饮,就会腹泻,流涎等脾阳虚的症状。此时,非常容易引起外邪的入侵。寒伤脾,常见的表现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偶尔吃一两次,阳气充足健壮的孩子的身体还可以抵抗下,但是经常吃冰淇淋,冷饮、寒凉西瓜,那么,即使是健壮孩子的脾胃也会受伤,继而让肾受伤,孩子体质也渐渐变差,经常感冒生病,生长速度变慢了,厌食挑食了,而且发展出各种慢性病,比如鼻炎、咽喉炎等。过食冰饮的危害多:1、导致肠胃疾病:冰饮过量,轻则胃胀难受,重则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炎、腹泻等。古代得皇帝就有因过食冰饮而引发肠胃疾病的先例。《宋史·施师点传》中有记载,孝宗皇帝曾因饮冰水过多,忽然暴下。此外,在《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宋徽宗因食冰多而致脾病。2、冰饮引发“冰棒脸”冰棒等冰饮制品非常容易刺激幼儿稚嫩的胃肠道,导致各种消化酶减少,胃肠道的蠕动发生紊乱,出现胃痛、食欲不振、大便失调,最终造成孩子脸色黄而暗晦,成为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儿童,医学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冰棒脸”。3、诱发中暑和心脏疾病:如果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饮用冰饮,虽然会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会感觉人体迅速降温,但它会把讯息传递给大脑,大脑误以为人体热量已经散发出去,它就下令停止包括出汗等排热工作,这样一来,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预热聚集在体内,更容易诱发中暑和心脏的一些疾病。”4、高血压、冠心病等人过食冰饮易诱发脑溢血: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如果大量食用冰饮,会突然刺激胃肠道,使血管收缩,升高,加重病情,容易诱发脑溢血。食完冷饮后如何补脾:孩子吃了冰淇淋,如果是身体强壮的孩子,偶尔一两次问题不大,如果是虚寒体质的孩子,或者吃之后出现腹泻、腹痛的孩子,就需要及时进行补救,可以减少孩子因寒气入侵,而引发各种身体问题,具体方法如下:1)给孩子喝生姜红糖水:当天喝,第二天早上也可以再喝一杯,这样可以帮助身体驱寒暖胃,可以减少冷饮对身体的伤害。2)用苏叶或生姜水热敷:抓一把苏叶或三五片生姜,大火烧开,转小火煮5分钟左右,然后装入热水袋里,如果没有热水袋可以用保鲜袋,然后系紧,用一个毛巾布包着保鲜袋(注意方向,水不要流出来),温度适宜时,热敷孩子的腹部。3)温脾法:夏天贪食冷的食物,容易引起寒积脾胃,影响人体的功能。可用较厚的纱布袋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3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荜拨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装入纱布袋内,夜间置于脐上,能起到温脾胃、止吐泻之功。4)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以广藿香为君药,芳香化浊、理中和气、解表散寒;以紫苏、白芷为臣药,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佐药中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最后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夏天应该如何消暑:那这么热的天气,真的没有适合宝宝喝的吗?或者有没有可以替代这些也能够消暑解热饮品呢?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解渴,我们叫生津止渴。就是说让你体内产生出那种津液,才能把你那种焦渴状态。你如果生不了这个津,你永远就是什么吃再多的冰,吃再多的那种冷饮,你喝完了还渴。所以夏天口渴,喝碗热茶、白开水、酸梅汤,唇齿留香,舌下津液一出来,那个焦渴劲就没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消暑解渴。小儿夏季伤脾危害大;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与饮食的生冷,伤害了身体的阳气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就是说孩子的脾胃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功能还不强健,而脾又称为“后天之本”,主管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孩子的脾胃相对娇弱,此时使用冷饮等寒凉之物,就会损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便溏等等问题。对于健康体壮的孩子炎炎夏日偶尔吃一次冷饮或许伤害不大,但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来说,最好是远离冷饮等寒凉饮食。中医认为脾为肺之母,脾是生养肺的,脾胃虚了就会导致肺虚弱,而且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生冷不仅直接伤害脾胃,也伤害到肺,导致孩子容易感冒、咳嗽、鼻炎、甚至哮喘及其他一些过敏的病症。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吃冷饮后马上就出现咳嗽。有些受寒后在短期内好像看不到什么伤害,但多会在秋冬季,天气转凉的时候孩子变得爱感冒、容易咳嗽、或者突然得了鼻炎了,现在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都与饮食的生冷,伤害了身体的阳气有密切关系。养脾的五个要点要牢记:其一,食物喜温燥: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药。比如,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因此亦具养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等。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物,如地下长的地瓜、山药等;脾喜温恶凉,故需食温;脾色为黄,故需食黄色食物,小米色黄,最养脾土;脾德在缓,故需食甘味以缓脾之情。其二,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湿: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锅边上烤成焦黄色的玉米饼子或馒头,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黄色的面包又焦又脆,此当属养脾之物。其三,勿过食生冷:小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饮、凉水等,因为会伤损脾阳。而对小孩子来说最好的零食是麦芽糖和锅巴。有人担心吃烤香的食物会不会上火,我认为不能吃刚烤出来还烫着的,可等凉至室温时再吃即不会上火。脾虚之人又可坚持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其四,养脾的中药及汤方:脾为中土,为阳气左升之枢机。历代有不少养脾的中药及汤方:健脾燥湿有苍术,有平胃散;补脾化湿有茯苓,有四君子汤;醒脾助运有草果,有醒脾散;温脾祛寒有干姜,有理中汤;升脾益气有黄芪,有补中益气汤;养脾和中有人参,有桂枝人参汤。如此等等,皆是宣畅脾阳、调和中气之方药。脾主运化,若脾虚运化无力,常会吃什么拉什么,且面黄肌瘦,此时当重视养脾。脾喜甘淡而恶腥辣重浊,因此,甘淡可以养脾;脾气太虚,千万不可吃香喝辣。养脾可用此方:茯苓、薏苡仁、芡实、山药各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日一剂。或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每次15克,日两次,冲入温热的米粥中服下。其五,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其六,脾气通于口,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则唇色改变,或发黄,或发暗,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诊断,脾应于鼻头。鼻头色黄,必属脾虚。按手掌诊断,手掌中间及大鱼际对应脾,若发暗亦是脾虚之相。平时认真调理,自己注意观察这些部位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脾阳充足的改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