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该如何应对
昨天,泡妈在小区楼下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把掉在地上的饼干捡起来继续吃。这时候,小孩妈妈一把夺过,大声说道:“跟你说过多少遍,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你还是没记住!”说完,还打了一下小孩的手心以示惩戒。小男孩立马委屈地哭了起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东西掉在地上,孩子捡起来继续吃;
孩子饭前不洗手,直接用手抓菜吃;
孩子光着脚满屋子乱跑,然后脏脏的小脚丫往干净的床踩;
你怎么说他,他下次还是继续这样,屡教不改…….
这时,你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你耐心地告诉他应该如何改正;
当孩子第二次犯错,你可能有点小情绪,忍着脾气继续提醒他应该如何改正;
当孩子第三次犯同样的错,你已经忍无可忍了,对他说,这个问题我已经说了好几遍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就是记不住呢!
孩子为什么会重复地犯同一个错误?
对于孩子经常犯同一个错误,很多家长也问过泡妈:“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记打?”“是因为记忆不好?”“教训的不够狠?”泡妈觉得孩子之所以会“不知悔改”,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就是他压根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家长可能觉得惩罚孩子的原因一目了然,所以没有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直接告诉他要怎么改正错误,但其实他并不清楚为什么会被惩罚。
A、把掉在桌上的菜捡起来继续吃;
B、把掉在地上的饼干捡起来吃;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AB是一码事,东西掉在地上有细菌,吃了会拉肚子。但对于孩子来说,他觉得这是两件不同的事,这次他知道A是错误的,但下次碰到B又不知道了!
泡妈提醒:
孩子屡教不改,他只是不知道自己犯错的原因。
孩子屡教不改,打骂真的能让他长记性?
泡妈一直觉得,打骂孩子是最无能的行为,虽然孩子暂时会被家长的愤怒和威严震慑到。但她们急于承认错误只是来平息家长的怒火,并没有认真的反思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孩子下次做事会变得小心翼翼,他们只会考虑,做这件事情会不会挨打?而不是,自己犯错了,要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家长打骂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有更好的方法。
泡妈提醒:
孩子屡教不改,比打骂更让他长记性的方法
1、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危害
如果一个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丢三落四,或打破东西。父母想让他变得细心的同时,不要急于将丢掉的打破的东西给找回来买回来,因为这样他永远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如果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让他自己去处理怎么喝水,让他明白没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让他明白自己做错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决,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渐渐地,他不仅会变得细心起来,而且会变得富有责任感和约束力。
2、让孩子离开犯错现场
在美国的教育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词,叫“time-out”(暂停,计时隔离)。如果孩子犯了错,警告提醒后仍然屡教不改,家长或老师会让他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将他们与其他小朋友隔离开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回到团队里去。
几个孩子一起玩投球游戏,一个小女孩开始恶作剧,把球直接扔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小女孩的妈妈制止她,她还是不听。女孩妈妈把她抱到一边的椅子上,她很听话地坐在那里,似乎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一直到妈妈说,你可以回去了,她才从椅子上跳下来,之后在玩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友好。
计时隔离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面壁思过,利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孩子正热衷于手头上的某一件事,他最不愿意就是让他停止,让他行动受到限制。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在继续玩,而他得到区别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震动,因为这与他平时所受的待遇反差极大,让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3、让孩子体验犯错后果
孩子只是自控能力差一点,并非我们想的那么不懂事。但是,父母往往对孩子的错误都表现得过于激烈。其实,让孩子感受犯错的后果,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一位妈妈就曾跟泡妈分享过她的处理方法,她家孩子喜欢把玩具丢到到处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她也不强迫孩子收拾,自己开始收拾,孩子想要和她玩的时候,她便开始趁机教育:“宝宝,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不收拾,现在妈妈要帮着你收拾,没有时间去陪你玩。”这时,孩子就傻站了一会,然后就蹲下来帮忙一起收拾玩具。
虽然孩子还小,但是通过这个小举动让他明白了不收拾玩具的后果。这比马上对孩子说教更有效,因为重复的说教只会让孩子产生厌恶感。你一个小小的举动,反而很容易就让他明白事情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