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班级文化
展开全部
班级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传承人类文化、文明之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这一文化内涵应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积极的熏陶、影响,是为孩子学习、生活创设的一个宽松、健康、文明的环境。但笔者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十年来,却发现绝大多数的班级都是一个只有外在形式的学校机构,其缺少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孩子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激发,对孩子的心理感受的关注,对孩子今后成长、发展的需求产生的积极作用微乎其微。因此,笔者一直在思考,班级作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家庭”,如何用浓浓的文化来滋润孩子,让班级插上文化的翅膀伴孩子齐飞呢?在此,笔者结合一些所学就这方面的思考、实践作一个简单介绍。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班级文化是由显性的班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隐性的班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交织而成的。而各种不同层面的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智能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产生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班级文化时,要综合考虑这四种文化,在结构上努力形成班级文化的不同层面:(1)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表层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浅层面,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3)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中层面,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制度文化是人与物的中介,是班级文化的关键。
(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深层面,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班级文化的内核。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因此,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就这四个不同层面的班级文化构建做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物质文化,让学生在文明的学习环境中放飞。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所在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我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营造这种学习环境。1、充分利用空间,“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为了给学生营造赏心悦目得环境,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我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开辟
“涂鸦风景线”、“读书天地”、“班级小明星”等栏目。“涂鸦风景线”,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与书画作品,时而展出学生编辑制作的手抄小报。一篇篇折射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和经过电脑版面设计的小报,图文并茂,文质精美;一张张反映学生假日愉快生活的照片经过学生的文字润色编辑,能勾起甜美、难忘的记忆;一期期集学科知识、国事要闻、社会百科于一成的小报,学生从这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走向世界……“读书天地”通过“读书心得”、“好书推荐”、“阅读之星”等子栏目激发学生读书热情,逐渐使学生养成与书为友,多读好书的阅读习惯。“班级小明星”按月评出在各项活动和平时学习生活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孩子们则在无形中变不文明行为为文明行为。课余时间追打嬉闹,吵吵嚷嚷消失了,代替的是静静阅读,悄悄欣赏。同学间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展示自我,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2、积极开发资源,使班级文化更富情趣。我经常在教室里播放悠扬乐曲,创设轻松舒缓的氛围;在班级养花,绿化教室;饲养小动物,增添情趣;还完善“班级图书角”及管理制度,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等,在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实践充分证明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创设行为文化,让学生在多彩活动与平等交往中放飞。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小学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开发出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让他们去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学习,这是我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1、精心安排班队活动,寓教于乐。班队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期初,我就召开班委会,结合学校大队部工作计划制定本班一学期班队活动(含主题队会、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科技游戏等)安排,使一学期的班队活动错落有致,有效开展,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教育性。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集体活动需要友爱、关切和尊重,辩论需要理智和幽默,演讲要有激情,下棋需要沉静,阅读能使人深刻、博大,体育比赛能使人勇敢、顽强,文艺活动能使人大方、活跃,科学研究需要要周密和耐心等等。2、组织雏鹰假日小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组织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如“茅山一日游”,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句容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品味白兔草莓”,品味出一天的心情,品位出科技给农民带来的财富;研究性学习活动“家乡环境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尝试走向社会,关注社会。3、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展示自我。如设计四人小组合作的“小报设计比赛”,人人动手参与收集资料,你负责标题,我负责内容,你书写,我美工,各显丰采,各展所长;各种球类比赛,展示了学生的活力与英姿;各类棋类比赛,显露出学生的机智与心机。
总之,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平等交往中也增进了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对于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制度文化,让学生在宽松、规范的体制中放飞。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班级制度是履行班级功能的标志,是整合师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诸要素,并最终内化为创新个性品质的载体。以文化为特征的班级制度强调的是学生与制度间的主体参与关系,而非被动接受。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和创新。
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性原则。即制度的产生源于学生的需要,采用一人提议,大家举手表决方式确定。2、主体性原则。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执行与监督也都有学生自己完成,我只是制度产生与执行监督过程中的一员,和学生共同遵守班级的制度,决不以个人意愿左右制度。3、执行性原则。即只要制度一经大家认可通过,就严格对照执行,不允许有执“法”不严现象发生。4、人文性原则。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多正面引导,少严令禁止;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少一些当头一棒,多一些“奖赏性”惩罚。如罚做好事、表演节目、看一本书等等。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硬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依据上述原则,我班先后产生了“班干部(小组长)轮换制度”、周五晨会“夸夸我的同学制度”、“奖赏性惩罚制度”、“班委例会制度”等一系列班级制度,对班级管理产生了积极效果。
四、追求精神文化,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中放飞。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所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也集中体现在班风建设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牢固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1.
首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人人都是班集体主人”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得为班集体负责、作贡献”的意识。如在培养良好的学风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树立榜样,示范引路。因为我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风,开始时往往只是少数学生作出榜样,通过一桩桩、一件件事例的积累,才能进而扩大为班级的一部分人和班级大多数人的行为,最后成为全班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习惯。2.
注意时刻把握班级的集体舆论和心理倾向,要把自己作为班集体一员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不仅要把一些好的积极的集体舆论保持下来,让它持久地发生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一些不良的消极的舆论,要能及时加以引导。如有些班上部分学生抄袭作业,教师多次批评教育也难制止,我就召开班会、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在班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即抄袭作业是学习懒惰的表现,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应受到大家的指责,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总之,班级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我的一点思考、实践还很浅薄,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构建开放、体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的班级文化,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广东视维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2018-06-11 广告
班级文化是&uot;班级体文化&uot;的简称。作为社会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很多中...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东视维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