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在得到了荆州全境后,为什么不从荆州北伐?
东吴如果以荆州为据点开始北伐的话,那么他的大后方很可能会被曹操偷袭。这样的话,东吴的百姓将会面临很大的威胁,所以孙权才没有命令手下的士兵去北伐。
当三足鼎立的局势出现以后,其实这三个国家一直都是互相牵制的局面,这种局面很难被打破。正因如此,孙权才会在刘备死了以后跟蜀国结成联盟,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抗实力强大的曹魏政权。在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里面,实力最弱小的是蜀国,实力最强大的是魏国,吴国的实力不上不下,并不具备领兵北上的实力。他们跟蜀国是盟友的关系,假如他们北伐的话,首先要攻打的目标就是蜀国。
可是如果孙权在出兵之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贸然攻打自己盟友的话,肯定会受到天下人的耻笑。试想一个不义之师如果贸然出兵的话,其结果肯定也不会有多好。而且曹操和曹丕一直非常善于观察形势,如果孙权派兵北上攻打蜀国的话,那么曹操说不定就会派兵偷偷的袭击吴国的大后方。如果北方的军队到达长江南岸的话,那么吴国国内就会大乱。不仅如此,他们原本跟蜀国结成的联盟也会遭到破坏,蜀国如果被逼急了的话,他们很可能跟魏国结成联盟。魏国跟蜀国如果一起南下攻打吴国的话,带给吴国的打击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总的来说,孙权不去领兵北伐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时机还不成熟,孙权想要等到吴国的国力强盛,而且蜀国和魏国发生动乱的时候在领兵北上,这样的话,打胜的几率就会增加。孙权的脾气性格跟他的哥哥孙策完全不一样,孙权适合在江东守住他的基业。如果换成是孙策面对这样的局势的话,也许他就会不顾一切地领兵北上去跟蜀国和魏国开战。所以说,天下的形势不仅跟国家的军事实力有关系,跟君主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