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100问: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 问:从1990年代至今差不多二十年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并且感觉它越来越热,随之而来的是周易也越来越热。在各地的新华书店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关于易经和谈论命运的书籍;在电视节目里,也到处都可以看到用周易谈养生、谈经营管理、谈人生态度等等的节目。周易真的有那么厉害吗?用周易真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吗?周易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呢? 答:这个话题很大,本博主将在以后的问答中以自己的所学和所知,一以贯之地来回答这个问题。先在这里以一篇写于2006年的文章,来作一个大概的回答。
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这个问题本来在研究者的眼里是没有疑问的,易经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很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把它研究透。但是,对于许多没有接触过易的人,对易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迷信,因而极力反对它。
我的朋友们以前都不知道我研易,直到有一天,我在他们面前表演了一个叫“射覆”的游戏。“射覆”的意思就是把一样物品用碗或其他什么东西覆盖起来,通过易来猜它是什么物品。记得唐朝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雕栋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喈余跑马应官去,走马楼台类转蓬。”里面就有“射覆”一词。可见“射覆”这种游戏古人也是经常玩的。
记得那次是在一家饭店的酒桌上,趁着酒意,我对一桌人说我来给你们“射覆”吧。我解释了“射覆”的意思,然后上洗手间去了。回来后他们已在一只碗下盖住了一样东西,让我猜是什么?我叫其中一人说了个数字“10”,起卦乾兑履变乾坎讼。我审视了一下卦,说:这个东西与火有关(离卦为火)、细长形的(巽卦为长)、中间是空的可通气(离又为空巽又为气)、下面有口还有口水(兑为口坎为水)、而且有折断或破损的痕迹(兑又为毁折坎又为矫揉),应该是一根烟。大家把碗一揭开,果然是一根烟,但是一截烟屁股,原来烟被其中一人折断后只剩下那半截黄色过滤嘴。
我不想去争论。也许他还太年轻了吧?在他的头脑里,他看这个复杂多样和无穷的世界,只有这样一种思维:要么是科学的要么是不科学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笔者在这里虽然给文章冠了“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的标题,其实我心里并不赞成这种二元的说法。但是为了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勉强这样吧。
对于易,对于反对易的人,我常常抱着“不争口舌,不落言荃”的态度,只是一笑置之。因为在这个世上,有些东西,特别是像易经这样的东西,需要缘分去结识,需要用心去感悟而不是仅仅靠眼睛和耳朵。
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说是伏羲画卦所创,周文王和他的儿子周公旦给卦加上了文字(成为卦辞和爻辞),后经孔子注易,一直流传了至少两千多年而不绝。孔子十传至西汉焦延寿,焦又传京房。东汉的司马迁就从父学过易,许慎对易也深有研究,他的《说文解字》里就有很多字是从易的角度来解的(笔者另有专文介绍)。历史上的诸葛亮、刘伯温、邵雍对易的精通和运用就不必说了。宋朝的朱熹著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苏东坡有《东坡易传》、司马光有《温公易说》,就连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个李光地,也写了一本《御篡周易折中》呢。这些著作都流传至今可以看到。其他如黄宗羲、王夫之、章太炎、顾颉刚、尚秉和等,都是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家。今天,在国内有很多高校如北大、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大等,都有很多教授从事着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极力反对易的人,我想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不懂”。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易说的是“宇宙大道”,本身内容就深奥难懂,加之是远古留存下来的东西,文辞艰涩,就更令一般人望而却步了。所以很多人不懂易,没有亲口尝过易这只“梨子”的味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但是没有亲口尝“梨子”的味道,就坚持说梨子是甜的或者是酸的,这样是不是显得有点太主观、有点太武断了呢?
对于自己没接触、没研究过的东西,是不是就没有发言权了呢?我看发言权也还是有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但是如果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那就不应该了。更有甚者,外行冒充内行,圈外人对圈内事大加指手划脚,这就很有点让人感到可悲了。因为这种“毫无自知之明、毫不脸红”的行为,只会让人更加看到他的无知或无耻。
但是现今的社会,“外行冒充内行,圈外人对圈内事大加指手划脚”的事却常有发生,这是很奇怪的社会现象。举两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吧。一个是香港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博客上呼吁发掘秦始皇陵,由此引发热议,害得国家文物局也出来表态,称“现在还不能发掘”,考古是专业性很强的学问,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打开?是不是打开?不应该由经济学家来说。另一个例子是张功耀和方舟子在网上发帖称“取消中医”,还搞起了网民投票签名,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也害得国家卫生部出来批驳,称“这种言论是对历史的无知”。
张功耀和方舟子是什么人呢?张是研究科学史的中南大学老师,自称读中医读了33年(但毕竟不是医生)。方舟子呢?我不知道他的身份,好像是个什么博士吧?但他在网上很活跃。看看他博客上那些文章的题目,今天谈天文学,明天谈医学,后天谈文化,大后天谈进化论,好像他什么都懂、什么都内行、什么领域他都是专家似的。这种以专家、学者或者文化人的面目,用情绪化和感觉印象式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主张,对网民的鼓惑力是很大的,但它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力更大,更危险。说到底,无非是招摇过市、哗众取宠罢了。
科学按通常的分类法,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一个物理学家如果与我们来谈核物理或者航天理论,我们一般不会去与他争论什么,只有竖着耳朵去听的份,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不懂”。一个心理学家或者国际问题专家,如果来与我们谈论婚姻问题或者朝鲜核试验对中国的影响问题,我们都会说上一通自己的看法,甚至批驳专家的意见,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外行。人们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言态度就是这样的截然不同。
易也是这样,尽管它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但因为它又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懂”和外行,而在那里坚称它就是“迷信”。
所以,《周易·系辞》里说易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2006.10.24,小单于)
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这个问题本来在研究者的眼里是没有疑问的,易经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很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把它研究透。但是,对于许多没有接触过易的人,对易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迷信,因而极力反对它。
我的朋友们以前都不知道我研易,直到有一天,我在他们面前表演了一个叫“射覆”的游戏。“射覆”的意思就是把一样物品用碗或其他什么东西覆盖起来,通过易来猜它是什么物品。记得唐朝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雕栋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喈余跑马应官去,走马楼台类转蓬。”里面就有“射覆”一词。可见“射覆”这种游戏古人也是经常玩的。
记得那次是在一家饭店的酒桌上,趁着酒意,我对一桌人说我来给你们“射覆”吧。我解释了“射覆”的意思,然后上洗手间去了。回来后他们已在一只碗下盖住了一样东西,让我猜是什么?我叫其中一人说了个数字“10”,起卦乾兑履变乾坎讼。我审视了一下卦,说:这个东西与火有关(离卦为火)、细长形的(巽卦为长)、中间是空的可通气(离又为空巽又为气)、下面有口还有口水(兑为口坎为水)、而且有折断或破损的痕迹(兑又为毁折坎又为矫揉),应该是一根烟。大家把碗一揭开,果然是一根烟,但是一截烟屁股,原来烟被其中一人折断后只剩下那半截黄色过滤嘴。
我不想去争论。也许他还太年轻了吧?在他的头脑里,他看这个复杂多样和无穷的世界,只有这样一种思维:要么是科学的要么是不科学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笔者在这里虽然给文章冠了“易经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的标题,其实我心里并不赞成这种二元的说法。但是为了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勉强这样吧。
对于易,对于反对易的人,我常常抱着“不争口舌,不落言荃”的态度,只是一笑置之。因为在这个世上,有些东西,特别是像易经这样的东西,需要缘分去结识,需要用心去感悟而不是仅仅靠眼睛和耳朵。
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说是伏羲画卦所创,周文王和他的儿子周公旦给卦加上了文字(成为卦辞和爻辞),后经孔子注易,一直流传了至少两千多年而不绝。孔子十传至西汉焦延寿,焦又传京房。东汉的司马迁就从父学过易,许慎对易也深有研究,他的《说文解字》里就有很多字是从易的角度来解的(笔者另有专文介绍)。历史上的诸葛亮、刘伯温、邵雍对易的精通和运用就不必说了。宋朝的朱熹著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苏东坡有《东坡易传》、司马光有《温公易说》,就连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个李光地,也写了一本《御篡周易折中》呢。这些著作都流传至今可以看到。其他如黄宗羲、王夫之、章太炎、顾颉刚、尚秉和等,都是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家。今天,在国内有很多高校如北大、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大等,都有很多教授从事着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极力反对易的人,我想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不懂”。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易说的是“宇宙大道”,本身内容就深奥难懂,加之是远古留存下来的东西,文辞艰涩,就更令一般人望而却步了。所以很多人不懂易,没有亲口尝过易这只“梨子”的味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但是没有亲口尝“梨子”的味道,就坚持说梨子是甜的或者是酸的,这样是不是显得有点太主观、有点太武断了呢?
对于自己没接触、没研究过的东西,是不是就没有发言权了呢?我看发言权也还是有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但是如果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那就不应该了。更有甚者,外行冒充内行,圈外人对圈内事大加指手划脚,这就很有点让人感到可悲了。因为这种“毫无自知之明、毫不脸红”的行为,只会让人更加看到他的无知或无耻。
但是现今的社会,“外行冒充内行,圈外人对圈内事大加指手划脚”的事却常有发生,这是很奇怪的社会现象。举两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吧。一个是香港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博客上呼吁发掘秦始皇陵,由此引发热议,害得国家文物局也出来表态,称“现在还不能发掘”,考古是专业性很强的学问,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打开?是不是打开?不应该由经济学家来说。另一个例子是张功耀和方舟子在网上发帖称“取消中医”,还搞起了网民投票签名,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也害得国家卫生部出来批驳,称“这种言论是对历史的无知”。
张功耀和方舟子是什么人呢?张是研究科学史的中南大学老师,自称读中医读了33年(但毕竟不是医生)。方舟子呢?我不知道他的身份,好像是个什么博士吧?但他在网上很活跃。看看他博客上那些文章的题目,今天谈天文学,明天谈医学,后天谈文化,大后天谈进化论,好像他什么都懂、什么都内行、什么领域他都是专家似的。这种以专家、学者或者文化人的面目,用情绪化和感觉印象式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主张,对网民的鼓惑力是很大的,但它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力更大,更危险。说到底,无非是招摇过市、哗众取宠罢了。
科学按通常的分类法,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一个物理学家如果与我们来谈核物理或者航天理论,我们一般不会去与他争论什么,只有竖着耳朵去听的份,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不懂”。一个心理学家或者国际问题专家,如果来与我们谈论婚姻问题或者朝鲜核试验对中国的影响问题,我们都会说上一通自己的看法,甚至批驳专家的意见,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外行。人们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言态度就是这样的截然不同。
易也是这样,尽管它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但因为它又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懂”和外行,而在那里坚称它就是“迷信”。
所以,《周易·系辞》里说易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2006.10.24,小单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