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呢?

 我来答
拾遗学姐
高能答主

2022-07-13 · 爱生活,爱心理学,喜欢美好
拾遗学姐
采纳数:1758 获赞数:11961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培养亲社会行为主要从如下方式展开:

1、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多采用较为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说理方式来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也能从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中习得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同时,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模仿的良好榜样。

2、运用移情训练

利用移情来教育孩子,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等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孩子遇到类似情境时,在作出消极行为前,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浮现出受害同伴痛苦的表情,于是便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等积极行为。

3、及时表扬和鼓励

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因此,精神奖励对巩固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一旦出现了亲社会行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孩子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儿童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亲社会能力低的孩子,比没上过大学的孩子未来更不易。

因为孩子虽然小时候有家在庇护,但长大后还是需要独自面对社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能力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轻捷且通顺丶小喵b
2022-10-22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所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而反社会行为是指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儿童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造成人际间的矛盾、冲突,甚至犯罪、伤亡等,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今天打人的小男孩属于攻击性行为。【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受激素的作用、遗传基础、气质差异等。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孩子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孩子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2、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3、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