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为自己立一块无字碑?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在死后,埋葬于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而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的无字碑是上未刻一字,也由此得到无字碑的名字。
那么为何无字碑上没有文字?
第一种观点: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没有或者是非文字所能表达。从武则天公元655年作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并且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在武则天的统治期间做了很多有利于民众的事情,起到了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对自己的反思,虽然她干过很多有利的事情,但是她也做了很多错事。主要有以下观点。她通过残忍的手段得到皇位,在此期间杀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为了维护统治,她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
第三种观点:武则天是立“无字碑”是让自己的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否定的地方。在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她能用对人并且接纳来自各方的意见,不过武则天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而且在后宫还有各样的男宠。
最后她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当人老了以后就会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彻,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还有一说,武则天离世后,政局动荡,无人过多关注,待人们重新想刻上碑文的时候,那段历史已经众说纷纭。
乾陵无字碑,是为武则天所立的一块石碑,因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前面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碑上刻着武则天亲自为高宗撰写的碑文,共五千余字,碑词都是为高宗歌功颂德的,且涂有金粉,光彩照人。乾陵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邻述圣碑,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对于武则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十四岁时被选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号武媚。唐太宗去世后,传闻被送入寺庙,但后又被高宗宠幸,先是封为昭仪,后又被封为皇后。高宗去世后,中宗即位,武氏被封为皇太后,后发动政变,临朝改制,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在位时,大力推行科举制,选拔任用了大量的能臣,在位期间唐朝政治经济得以发展,她延续了贞观之治,又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定基础。
作为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为什么要给她立一块无字碑呢?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现在也只能进行一些揣测。
第一种说法就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觉得自己的功绩十分大,已经没有办法用文字来描述,所以干脆就什么也不写。
第二种说法就是,她的继位者,也就是她的儿子,从没感受到过母爱,相反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上位后又被自己的母亲给赶下台了,对于母亲,他既不想歌颂,也不想后人说自己不孝,所以就什么都不写。
第三种说法就是,武则天在位期间任用许多酷吏,难免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知道自己没办法得到认同,所以就不刻字了。
第四种说法就是,武则天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她想让后人来对她进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