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范文八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试卷分析:篇一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卷分析:篇二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但是由于试卷印刷质量和排版的不当,给了学生误导,使学生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因此失分较少,个别同学还是粗心,方法没掌握,应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5、7、8小题,第5小题考查方位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7小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很简单,但由于印刷数位错位,给学生误导,学生错的比较多。第8小题也是排版串行学生没有全面的观察造成错误。 3、圈一圈,主要考察分类与比较,第三小题对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学生区别比较困难,失分较多。 4. 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 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 ,有几个球, 学生数错长方体与正方体混淆的多,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解决问题,前两小题错误较少,第4题,个别同学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识字较少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试卷分析:篇三 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对所代班级5,6班的语文成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这次成绩和上次月测比较,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均分高了近10分,及格率从不到50%到了70%多,特别是优秀率突破了零。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中考卷,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主要考查了字的拼音、词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语言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阅读理解(38分) 有三篇阅读,第一篇是文言文阅读,二、三篇均是课外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第三篇阅读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作文(40)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这道题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18分之间,古诗文默写得分最高,有一半学生的满分。第1、3、5小题失分率最高,失分原因主要是写错别字、概括能力较差。 (二) 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桃花源记》主要从三方面设题:文学常识、解释词、句子翻译和整体感悟。 失分原因:释词不结合句子解释,翻译句子主要是没有落实到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这样句子的意思“走样”了,第10小题让学生概括说说桃花源的情形,大多学生用原文回答,对题理解不到位。 2、现代文阅读 学生最大的失误是: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在答题时具体表现为不周全、不严密,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第11题,对文章不能整体感知,三个方面就答不全,不知道找中心句子。19题让结合原文说说一句话的含义,大多学生不能结合文章来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个题失分率高。 (四)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这个半命题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 4,自身复习安排不好,及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全面。 5,学生不关注社会,不关注时事,知识面窄。 四,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 虽然试题较简单,但本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考,归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楚阅读理解中不论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现在的语文考试,语文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让语文和生活统一起来。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加强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兼顾全面。 试卷分析:篇四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试卷分析报告。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试卷分析:篇五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内容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意义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特别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试卷分析报告。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试卷分析:篇五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内容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意义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特别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