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好来坞电影明星有没有中国人
展开全部
黄柳霜(Anna May Wong)1905年出生,是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曾在彼得潘等多部电影里出演。由于她对电影的贡献。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被给予一颗星。在影片《红灯照》中首次登上银幕,其后在《羞耻》(1921)、《海上灾祸》(1922)、《雷鸣的黎明》(1923)等片中演出。1924年,在D.范朋克主演的神话片《巴格达窃贼》(旧译《月宫宝盒》)中扮演蒙古女奴一角而成名。1961年初,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黄柳霜是近100年前就出现在好莱坞的第一位华人女星,她的成就不在当今任何一位华人影星之下,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被给予一颗星,
至今为止唯一留名星光大道的华裔女星。Anna May Wong在好莱坞是一个恒久之美的传奇,她东方式的优雅沉静,曾被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籍华裔影星”。甚至是在息影的多年以后,也没有哪位亚裔女演员在好莱坞的成就足以匹敌黄柳霜。
黄柳霜算是移民美国的第三代华人。
黄柳霜
活跃年代 1919年至1961年
奖项北京大学荣誉博士 (1932)
家中靠经营洗衣店为生。黄柳霜共有兄弟八人,她排行老二。在她上小学的岁月里,正是好莱坞电影
制作的开端,看电影成了人们时髦的玩意,小小的黄柳霜姊妹们,一下子就被电影所吸引,黄柳霜常常翘课溜进戏院,也曾为了看电影省下午餐饭钱而生过病。
当时在默片时代的好莱坞,常常拿挖苦东方人或丑化华人的故事作为拍片的题材,因而也时常到中国城出外景,而且常常就地取材招用华裔临时演员。
一天,正好一部叫《红灯笼》的影片在中国城出外景,由当时第一红星纳姬睦娃来饰演一位欧亚混血
儿,剧情需要东方脸孔来搭配,才14岁的黄柳霜在毛遂自荐下,轧上龙套一角,从此便在1919年,踏入星光之路。
在她40余载的电影生涯中,黄柳霜共拍了50余部电影,她也是第一位进入好莱坞闯荡的华裔,在
那充满族裔歧视的环境下,同时还得承受家人的极力反对,单刀直入在那有如鲨鱼出没的好莱坞水域里力争上游,历久不衰,若是没有两把刷子,早就像《星海浮沉录》般地消失无踪了。
从默片开始一直到天然彩色,逐步将她推向世界级的明星地位,不折不扣地成了一东方红的艳星。当
时黄柳霜的芳踪和动态,也三不五时地出现在北美、欧洲、澳洲、南美,及东南亚、中国、日本的电影杂志上。
1928年在她姊姊露露陪同下来到欧洲,在她旅欧的3年间,黄柳霜首先在德国拍一部叫SONG
的电影。在欧陆也带来了旋风,从英国到荷兰、从西班牙到意大利、从匈牙利到罗马尼亚等,都抢登她的报道。 德国名摄影家爱德华·史坦钦,也将黄柳霜的写真集,刊登在法国发行全球的《名利场》杂志上,这 份杂志在当年上海法租界也可买到。
欧洲影迷对她的热情反应,也使得美国国内的高级杂志为她保留版面。不久黄柳霜又足踏法国,法国
人本来就对中国的丝绸、磁器和建筑有兴趣,这回来了一个有血有肉、风情万种的华裔艳星,因此更造成法国观众对她的爱慕。
不久黄柳霜来到英伦三岛,并在这里参加由德国电影导演杜邦导演的电影《皮卡迪利》(Piccadilly)的拍摄,她特别喜爱伦敦,深觉人们对她的关心与友善。她的风采与神韵不仅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为之倾倒,连一般的影迷也因她那股
神秘的吸引力,而争先恐后地一睹她的真面目。
《皮》片巨大的宣传海报悬挂在伦敦各个电影院、餐馆、舞厅及剧院里,同时海报也在亚洲出现,上
海也可看到。黄柳霜欧洲之旅,确实造成一连串的“东方效应”,所到之处无不轰动。
30年代初,25岁的黄柳霜自欧陆返美,片约立刻如雪片般地飞来,就在她尚未办好入关手续之
前,片商们已备好合约书并捧着预付的酬劳在关口守候。在纽约上岸后,她先在百老汇演了167场舞台剧,事后又拍成电影,同样造成轰动。黄柳霜此刻的影业事
业如日中天,在巅峰上跳跃历久不衰。
这位小女子爱国又爱乡,1936年春,她终于踏上从未去过的母国土地──上海。当船尚未靠岸
前,一群记者坐着舢板抢先访问,当她通关后,不慌不忙地摆出各种pose,任由记者猎取镜头。和她前来的洛杉矶记者,也将画面一一纳入镜头,以备返美后在
洛杉矶《赫司特时报》发表。到场欢迎黄柳霜的,除了上海电影界外,还有国际学权威顾维钧大使及夫人,和林语堂博士等社会名流。在上海期间,她饱览了“东方
巴黎”的风光,并和国剧大师梅兰芳共进晚餐。当时的《良友画报》也对她作出一系列的报道。
黄柳霜数度强调她对母国文化的渴望与敬仰,不时还能将林语堂博士在美国出版的《吾土吾民》朗朗 上口。可是在另一方面,上海的“狗仔队”对她以往在好莱坞演出伤害华人形象的电影,却作出刻薄的人身攻击,黄柳霜就此作出正面的捍卫,声称若不由她接片,
势必由白人演员来饰演,反而更没有机会维护华人起码的形象。有的小报对她既没结婚,又无男友,也翻出来炒作。黄柳霜刚刚抵达上海时,虽然媒体的报道颇为负
面,但黄柳霜都能耐心对答,迎刃而解,即使那些特别难缠的记者在访问完后,都会要她的签名照。另一方面,她能被国剧大师梅兰芳招待,同时又和红遍全国的胡
蝶双双同进同出,这
黄柳霜
也大大的改变了国人对她的态度。
除了在上海外,黄柳霜也上访北京,在路过南京时,也成了国民政府的正式来宾,北上时她还去了天 津的妈祖庙,也登上了山东泰山。当时的《北洋画报》也大幅刊登了她的芳踪。对黄柳霜本人来说,真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在中国停留9个月的黄柳霜,于 同年返回美国,并决定在洛杉矶长住,以便和好莱坞保持关系。
在《好莱坞派对》这部电影中,她和克拉克·盖博对戏,黄柳霜在片中巧用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把
她刚从中国带回来的旗袍一件又一件地在影片中展示出来,同时也多了很多提升中国人形象的对白。
在30年代期间,由赛珍珠所写的诺贝尔文学奖巨著《大地》,也被改编拍成电影,片中公正地描绘 了中国农民的善良与纯朴,因而也改变了美国社会多年对华人的偏见。后来黄柳霜也因此和赛珍珠在公益事业上,彼此合作。战后的黄柳霜,随着年华已去,片约大不如前,有段时间她还投入美容事业,成为“中国养生美容”的代言人,她告诉客户,要多看家中所养的金鱼,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眼球的运动。
差不多息影5年的黄柳霜,终于在1949年,派拉蒙电影公司又找上门来,为她摄制新片。此外,
还有电视公司,为她制作《柳霜夫人的画廊》影集,但好景不长,她无法在新来的媒体宠儿――电视里有所斩获。人到中年,体力上及情绪上也大不如前,黄柳霜不
时在片场向他人讲述以往的风采,同时也对好莱坞总是叫她饰演东方“坏女人”角色而不满。黄柳霜喜欢研读卡奈基的《正面思考》,在她演艺事业的晚期,并没有
像好莱坞那些过气的明星,走向自我毁灭的路途,尤其是在私人财务管理上,未使她陷入潦倒的窘境。
她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仍拥有数栋房产),但绝对不需他人的接济,不但如此,她还能把她的弟妹们拉拔成人。到了60年代,黄柳霜还在《花鼓歌》及《苏丝黄的世界》电影拍摄中相继被邀,准备演出。正当她重返影坛之际,在1961年2月2日下午,黄柳霜因突发心脏病,而猝逝寓所。死后葬于洛杉矶母亲墓旁,墓石上没刻上一个字。
“黄柳霜是近100年前就出现在好莱坞的第一位华人女星,她的成就不在当今任何一位华人影星之下,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被给予一颗星,
至今为止唯一留名星光大道的华裔女星。Anna May Wong在好莱坞是一个恒久之美的传奇,她东方式的优雅沉静,曾被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籍华裔影星”。甚至是在息影的多年以后,也没有哪位亚裔女演员在好莱坞的成就足以匹敌黄柳霜。
黄柳霜算是移民美国的第三代华人。
黄柳霜
活跃年代 1919年至1961年
奖项北京大学荣誉博士 (1932)
家中靠经营洗衣店为生。黄柳霜共有兄弟八人,她排行老二。在她上小学的岁月里,正是好莱坞电影
制作的开端,看电影成了人们时髦的玩意,小小的黄柳霜姊妹们,一下子就被电影所吸引,黄柳霜常常翘课溜进戏院,也曾为了看电影省下午餐饭钱而生过病。
当时在默片时代的好莱坞,常常拿挖苦东方人或丑化华人的故事作为拍片的题材,因而也时常到中国城出外景,而且常常就地取材招用华裔临时演员。
一天,正好一部叫《红灯笼》的影片在中国城出外景,由当时第一红星纳姬睦娃来饰演一位欧亚混血
儿,剧情需要东方脸孔来搭配,才14岁的黄柳霜在毛遂自荐下,轧上龙套一角,从此便在1919年,踏入星光之路。
在她40余载的电影生涯中,黄柳霜共拍了50余部电影,她也是第一位进入好莱坞闯荡的华裔,在
那充满族裔歧视的环境下,同时还得承受家人的极力反对,单刀直入在那有如鲨鱼出没的好莱坞水域里力争上游,历久不衰,若是没有两把刷子,早就像《星海浮沉录》般地消失无踪了。
从默片开始一直到天然彩色,逐步将她推向世界级的明星地位,不折不扣地成了一东方红的艳星。当
时黄柳霜的芳踪和动态,也三不五时地出现在北美、欧洲、澳洲、南美,及东南亚、中国、日本的电影杂志上。
1928年在她姊姊露露陪同下来到欧洲,在她旅欧的3年间,黄柳霜首先在德国拍一部叫SONG
的电影。在欧陆也带来了旋风,从英国到荷兰、从西班牙到意大利、从匈牙利到罗马尼亚等,都抢登她的报道。 德国名摄影家爱德华·史坦钦,也将黄柳霜的写真集,刊登在法国发行全球的《名利场》杂志上,这 份杂志在当年上海法租界也可买到。
欧洲影迷对她的热情反应,也使得美国国内的高级杂志为她保留版面。不久黄柳霜又足踏法国,法国
人本来就对中国的丝绸、磁器和建筑有兴趣,这回来了一个有血有肉、风情万种的华裔艳星,因此更造成法国观众对她的爱慕。
不久黄柳霜来到英伦三岛,并在这里参加由德国电影导演杜邦导演的电影《皮卡迪利》(Piccadilly)的拍摄,她特别喜爱伦敦,深觉人们对她的关心与友善。她的风采与神韵不仅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为之倾倒,连一般的影迷也因她那股
神秘的吸引力,而争先恐后地一睹她的真面目。
《皮》片巨大的宣传海报悬挂在伦敦各个电影院、餐馆、舞厅及剧院里,同时海报也在亚洲出现,上
海也可看到。黄柳霜欧洲之旅,确实造成一连串的“东方效应”,所到之处无不轰动。
30年代初,25岁的黄柳霜自欧陆返美,片约立刻如雪片般地飞来,就在她尚未办好入关手续之
前,片商们已备好合约书并捧着预付的酬劳在关口守候。在纽约上岸后,她先在百老汇演了167场舞台剧,事后又拍成电影,同样造成轰动。黄柳霜此刻的影业事
业如日中天,在巅峰上跳跃历久不衰。
这位小女子爱国又爱乡,1936年春,她终于踏上从未去过的母国土地──上海。当船尚未靠岸
前,一群记者坐着舢板抢先访问,当她通关后,不慌不忙地摆出各种pose,任由记者猎取镜头。和她前来的洛杉矶记者,也将画面一一纳入镜头,以备返美后在
洛杉矶《赫司特时报》发表。到场欢迎黄柳霜的,除了上海电影界外,还有国际学权威顾维钧大使及夫人,和林语堂博士等社会名流。在上海期间,她饱览了“东方
巴黎”的风光,并和国剧大师梅兰芳共进晚餐。当时的《良友画报》也对她作出一系列的报道。
黄柳霜数度强调她对母国文化的渴望与敬仰,不时还能将林语堂博士在美国出版的《吾土吾民》朗朗 上口。可是在另一方面,上海的“狗仔队”对她以往在好莱坞演出伤害华人形象的电影,却作出刻薄的人身攻击,黄柳霜就此作出正面的捍卫,声称若不由她接片,
势必由白人演员来饰演,反而更没有机会维护华人起码的形象。有的小报对她既没结婚,又无男友,也翻出来炒作。黄柳霜刚刚抵达上海时,虽然媒体的报道颇为负
面,但黄柳霜都能耐心对答,迎刃而解,即使那些特别难缠的记者在访问完后,都会要她的签名照。另一方面,她能被国剧大师梅兰芳招待,同时又和红遍全国的胡
蝶双双同进同出,这
黄柳霜
也大大的改变了国人对她的态度。
除了在上海外,黄柳霜也上访北京,在路过南京时,也成了国民政府的正式来宾,北上时她还去了天 津的妈祖庙,也登上了山东泰山。当时的《北洋画报》也大幅刊登了她的芳踪。对黄柳霜本人来说,真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在中国停留9个月的黄柳霜,于 同年返回美国,并决定在洛杉矶长住,以便和好莱坞保持关系。
在《好莱坞派对》这部电影中,她和克拉克·盖博对戏,黄柳霜在片中巧用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把
她刚从中国带回来的旗袍一件又一件地在影片中展示出来,同时也多了很多提升中国人形象的对白。
在30年代期间,由赛珍珠所写的诺贝尔文学奖巨著《大地》,也被改编拍成电影,片中公正地描绘 了中国农民的善良与纯朴,因而也改变了美国社会多年对华人的偏见。后来黄柳霜也因此和赛珍珠在公益事业上,彼此合作。战后的黄柳霜,随着年华已去,片约大不如前,有段时间她还投入美容事业,成为“中国养生美容”的代言人,她告诉客户,要多看家中所养的金鱼,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眼球的运动。
差不多息影5年的黄柳霜,终于在1949年,派拉蒙电影公司又找上门来,为她摄制新片。此外,
还有电视公司,为她制作《柳霜夫人的画廊》影集,但好景不长,她无法在新来的媒体宠儿――电视里有所斩获。人到中年,体力上及情绪上也大不如前,黄柳霜不
时在片场向他人讲述以往的风采,同时也对好莱坞总是叫她饰演东方“坏女人”角色而不满。黄柳霜喜欢研读卡奈基的《正面思考》,在她演艺事业的晚期,并没有
像好莱坞那些过气的明星,走向自我毁灭的路途,尤其是在私人财务管理上,未使她陷入潦倒的窘境。
她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仍拥有数栋房产),但绝对不需他人的接济,不但如此,她还能把她的弟妹们拉拔成人。到了60年代,黄柳霜还在《花鼓歌》及《苏丝黄的世界》电影拍摄中相继被邀,准备演出。正当她重返影坛之际,在1961年2月2日下午,黄柳霜因突发心脏病,而猝逝寓所。死后葬于洛杉矶母亲墓旁,墓石上没刻上一个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