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肿的名词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般在临床上,皮下组织的细胞内以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水肿的检查,应当以视诊和触诊相结合,仅凭视诊虽然可以诊断明显水肿,但是不易发现轻度水肿。
凹陷性水肿局部受压后可出现凹陷,而粘液性水肿以及橡皮肿,尽管组织肿胀明显,但受压后无组织凹陷。
在临床上,根据水肿的轻重可以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中度表现为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较为缓慢;
重度则表现为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还可以见到积液的情况,外阴部也可以见到严重水肿。
水肿是怎么形成的:
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的液体不断的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到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外组织液又不断的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乳血管内。两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的液体积聚。
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隙的机械压力,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当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出现组织间液的生成大于回吸收时,则可以产生水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