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史学家徐中约统计百日维新:“清廷在教育、行政管理、工业和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约40到55项变法法令颁布。”这样的速度当然很快,所以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在维新期间批评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将其众多改革法令统而论之,其关键,历史学家郭廷以概括:“废八股为变法第一大事,开制度局关系变法的根本。”而正是这两项,与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冲突,也与满朝官员冲突。
冲 突
康有为升工部主事之后,为设制度局的事曾在戊戌年(1898年)两次上书,光绪皇帝询问总理衙门如何处理此事,总理衙门的回复很直接:“似不必另开制度局,设待诏所。”对这一回应,光绪非常不满:“着该衙门另行妥议具奏。”以光绪谕旨论,对议复奏折如这般推倒重来,是惟一的一次。
皇上要办,下面属臣不乐意,怎么办?传统中国的权力运行已经成熟:拖!
这个时候,礼部候补主事王照给光绪皇帝上了一道书:“书中言请皇上奉太后游日本,以知日本崛兴之由,然后将奉太后之意,以晓谕臣民,以变风气。”王照当然看出清朝政治的二元结构,并尝试着调和光绪母子关系,以破胶着格局。后来王照回忆说:“此照之意,欲和两宫,以名誉归太后,庶消变萌。”有意思的是,王照对变法与权力关系的认识,不同于当时断然对立的“维新”与“守旧”两派,在更具体的政治现实里,王照曾向康有为分析:“太后本好名之人,若皇上极力尊奉,善则归亲,家庭间虽有小小嫌隙,何至不可感化。”但是,这一选择被康有为拒绝。政治的残酷,参与的双方正如硬币之两面,败者常以胜者之恶名之,其实未必一定如此。后来,变法失败后,王照亦流亡日本,他更坚持曾经的判断:“自翁同龢黜后,大臣抗旨者,皆阴恃太后;然太后先年原喜变法,此时不得干政,激而阴结顽固诸老,实不过为权利之计耳。”按此逻辑,将变法之名让渡给慈禧,或许能破此僵局。
只是,这一设想,不见容于康有为,更不见容于反对派。
王照没有资格直接上书皇帝,需由礼部代奏,但这道充满调和意味的折奏,却被礼部压下11天不送。王照当然急了,上书弹劾礼部堂官。人事本是政治的内容之一,人事纠缠却是多数政治冲突的关键。按王照后来的回忆,阻挠他的并非礼部全部,只是许应骙,他的理由是:“请圣驾游外洋,安知非包藏祸心。臣等若冒然代奏,他日倘有意外,则王照之肉足食乎?”——许应骙的此论确实过于小人之心。光绪极端生气,回应这一说法:“朕心自有权衡,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七月十九日,光绪大怒之下将礼部六位堂官一应免职。这是维新期间最激烈的政治举动。但这一事件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光绪没有就此次罢免请示慈禧。
戊戌变法的举措里,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即鼓励司员士民上书。颁布此令后,上书者并不多,这也正常,按官府的行为模式,即如官员王照的上书,尚且有人阻挠,何况司员士民。但以阻挠上书而罢礼部六官之后,最明显的反应则是上书陡增。过去一个月仅有一件多上书,而仅七月十九日当天,即有十一人上书十三件。此后,数量更多。传统具备具折上书者是需要足够身份与资格的,而在这些正常上书之外,又陡增如此众多上书,过去的机构处理起来当然不及。在罢免礼部六官后,第二天,光绪下令将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任命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事宜”。其主要工作即为处理司员士民的上书。
这四位新的军机章京,就戊戌变法而言,意味着什么?萧一山在其《清代通史》里判断:“新党始正式参与政事。”——而之前,虽然变法的所有政策,几乎出自维新派,但这一派却在政府机构里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与罢免礼部六官一样,这项新任命同样也没有请示慈禧。因此事实上四位新人的晋局,在权力制衡的关系结构里,台湾学者林文仁的分析是,“帝党终将权力之手,伸到后党的鼻尖”。
变 局
在制度局没有任何实际进展之下,有了这一未来可能的权力空间的鼓舞,康有为及其维新派此时提出重开“懋勤殿”。梁启超定义:“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延续“制度局”的思路,增加“延聘东西各政治专家”,以新名目再造权力体系。日本的伊藤博文与英国的李提摩太,正好分属东西政治专家,在此议之下,他们恰逢其时来到北京。
重开懋勤殿动作不小,光绪虽然很赞同,却需要请示慈禧,不敢擅权独断。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去颐和园向慈禧请示。此时,慈禧已弄权三十八年,何等精通权术,她当然一眼看透开懋勤殿之本义。茅海建在其《戊戌变法史事考》里分析此次见面:“当光绪帝将开懋勤殿一事直接向慈禧太后提出时,对权力十分敏感且权术十二分精深的慈禧当然知道此事会导致什么样的最后结局。康有为及其党人提出的议政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人员不受品秩的限制,设于宫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表面上为政治咨询机构,实际上将是政治决策机构。原有的负责咨询和议政功能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等机构,将会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这是对现存政治体制的挑战,是对她本人权力的挑战。若同意开懋勤殿,将对其与光绪帝之间的政治权力关系进行大修改,而且会是实质性修改。也就是说,光绪帝十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从她的角度来看,光绪帝已是两次发动‘政变’。”
维新运动自此急转直下。第二天,光绪给杨锐的密诏很清晰地表达了他的处境: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废,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即设懋勤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即罢礼部六官),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经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杨锐是后来被慈禧下令处死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儿子藏好了这道密诏,慈禧死后,宣统二年(1910年)他将其呈缴都察院,才终让世人知晓光绪那天见慈禧,大体是什么样的情形。——茅海建分析说:“根据上述密诏的提示,可以想象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争论的场景,并可得出三点结论:一、光绪帝向慈禧太后提出了建立议政机构的意见,也可能提出了由康有为及其党人参加或主持此议政机构的意见,慈禧太后则提出了对罢免礼部六堂官的指责;二、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对建立议政机构、重用康有为及其党人及罢免大臣,‘实有未足’,该项政治权力属于慈禧太后;三、慈禧太后警告光绪帝,若有越出权限,其皇位‘不能保’。”
八月初二日,光绪因担心康有为的处境,随即发出谕旨,命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开办(官报局),毋得迁延观望”。
八月初三
御史杨崇伊之奏“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折”八月初三送到慈禧处。相关档案表明:这道折奏在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里均无记载,“可知杨崇伊此次上奏未经奏事处,而是呈送慈禧太后,代递者很可能是庆亲王奕劻”。
这一天表面上看似乎还平静,稍有变动的是,军机处在给慈禧的奏片里称:“……均签拟办法,恭呈慈览,俟发下后,再行办理。”也即此后谕旨在下发前,要经过慈禧太后,原来的事后报告制度,变成了事前请示制度。这显然是针对军机四章京的权力监控。除此之外,颐和园里的慈禧与光绪正在听戏,一派祥和。
八月初一,光绪已颁谕,授袁世凯侍郎候补。此时,袁世凯从天津来到北京,准备在初五日接受光绪的接见。而保举袁世凯,请光绪破格使用的,正是康氏人马徐致靖。八月初三日晚,谭嗣同与袁世凯见面密谈。
谭嗣同与袁世凯的见面,袁世凯后来在其所撰《戊戌日记》里有较详细的记录:
(谭嗣同)因出一草稿,如名片式,内开荣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朱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隶,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如不至臣策,即死在上前各等语。(袁世凯)诘以:“围颐和园欲何为?”谭云:“不除此老朽,国不能保,此事在我,公不必问。我雇有好汉数十人,并电湖南招集好将多人,不日可到,去此老朽,在我而已,无须用公。但要公以二事,诛荣某,围颐和园耳。”……“初五定有朱谕一道,面交公。”
据袁世凯所记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政变计划。如此设计,康有为及维新党采用暴力方式解决政争,箭在弦上。
梁启超记录,袁世凯向谭嗣同表示,“杀荣禄乃一狗耳”——虽然如此容易,而袁仍拒绝了这一计划,“然吾营官皆旧人,枪弹火药皆在荣禄处。且小站去京二百余里,隔于铁路,虑不达事泄。”作为一种回旋,袁提出,“若天津阅兵时,上驰吾营,则可以上命诛贼臣也”。
大约就在袁世凯与谭嗣同密谋之际,看完戏的慈禧开始看那道杨崇伊请其训政的奏折。临时起意,“戊刻(晚上7时至9时)”决定由颐和园回到北京城。历史学家们分析的相对一致的结论是:杨崇伊奏折里描述光绪将可能请伊藤为政治顾问,是触发慈禧回城的关键因素。很显然,慈禧决定回城与袁世凯谭嗣同密谋,时间几乎一致,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流传至今的因袁世凯告密而促使慈禧回来发动政变,维新运动就此失败的“戏剧”性转折,不复可能。
但,袁世凯果真无辜?
袁世凯的三十个小时
慈禧回到北京城内,准确地讲,不是“回宫”,因为光绪已经亲政。她回来是住在西苑,即今日北海和中南海,位于皇宫西侧,故称“西苑”。一般而言,没有特殊理由,慈禧不回西苑。
八月初四日,清内务府《杂录档》记载慈禧之行程:圣母在乐寿堂进早膳毕,总管二名奏请圣母皇太后从水木自亲码头乘船至广源闸西码头,下船乘轿至万寿寺拈香,毕,步行至御座房少坐,乘轿至广源闸东码头,下轿乘船至倚虹堂少坐,乘轿进西直门、西安门,由西三座门进福华门,由瀛秀园门还仪鸾殿。——此时已为“申刻(下午3时至5时)”,光绪皇帝听闻消息,赶忙到瀛秀园门外跪接慈禧。对比慈禧从颐和园回西苑的一般行程,此次回城,仍是从容不迫,不像有大事要发生的模样。慈禧在决定回西苑的同时,也把回程时间确定下来:初六日返回颐和园。
然而,回到西苑仅过一天,初五日,慈禧改变主意,决定将回颐和园的时间推迟到初十日,而且还要带光绪一道回颐和园。随后,初六日,慈禧训政令下,政变发生。
八月初五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天远比决定回西苑重要,是关键的一天。
这天,在接见伊藤博文之前,光绪单独接见了袁世凯。在《戊戌日记》里,袁世凯记录“请训”当时他对变法的思考:“古今各国变政非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忍耐待时,步步经理,如操之过急,必生流弊。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时务、老成持重如张之洞者,赞襄主持,方可仰答圣意;至新进诸臣,固不乏明达勇猛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不能缜密,倘有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显然,这次接见,袁世凯没有投康有为们的“赞成票”;而同时因他拒绝谭嗣同的起事计划,康有为也就没有给光绪密折,当然也不会有光绪的密诏,令其诛荣禄。事情至此,仍一切正常。
所有的疑问,也即促成慈禧下决心训政的核心因素,只可能是“围禁颐和园”政变一节,仍在袁世凯告密以否。与这种怀疑对应,几乎写实的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偏偏缺了初三晚见谭嗣同后,至初五早上见光绪前这段时间的内容,有三十个小时的空白。如果说,因为时间重叠,袁世凯不太可能因告密而促使慈禧从颐和园返回西苑,那么,初五慈禧的决定,真正的翻盘决定,推动因素何在呢?三十个小时的空白时间如何理解?这是重点。
袁世凯将康有为等人的政变计划全盘托出,这一事实并无疑问。在《戊戌日记》里,袁即记述说:在见过光绪之后,“退下,即赴车站……抵天津,日已落,即诣院谒荣相略述内情,并称皇上圣孝,实无他意,但有群小结党煽惑,谋危宗社,罪实在下,必须保全皇上以安天下。……次早荣相枉顾,以详细情形备述,荣相失色。”按此记录,袁世凯回到天津后,才将康有为维新党政变计划告诉荣禄,然后由荣禄传递至慈禧。
如果袁世凯的说法成立,他只是政变发生后,才回到天津上报康有为等“围禁颐和园”的计划。那么,按此逻辑,光绪被废,维新失败的责任当然就与他无关,至少关联有限。无论时人,还是后世研究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认为袁世凯的《戊戌日记》作伪,基本不采信他的说法。
早期戊戌政变爆发因素分析,相对集中于袁世凯在听闻谭嗣同的计划后,即由自己或派徐世昌,向荣禄或奕劻告密,随即慈禧知晓这个阴谋,大为震怒,于是决定训政。按照当时流行的各种细节,后世研究者拼接而成的情节,比较流行的一种是:袁世凯知道计划的当晚,即派人回到天津向荣禄告密,八月初四日,荣禄秘密赶回北京,向慈禧报告这一消息。但是,按此情节,对应于当时的交通与制度,不易——袁世凯知道政变计划已是初三深夜,此时城门已关,最快的办法是初四一早请荣禄的差人带急信回天津,而差人无论是火车还是骑马,中午才可能抵达天津;而如果荣禄也以最快的速度来北京,那他晚上可到北京城。看上去,这是时间上似乎能够对得上的版本。但是,慈禧初三晚才决定从颐和园回西苑,无论是在北京的袁世凯,还是在天津的荣禄,都不可能知道此时慈禧正在北京,所以,荣禄即使傍晚赶到了北京城,还得准备花足够的时间去颐和园报告此事,即使时间赶得及,慈禧是否已经睡下,也是疑问。那么,可不可能初五日荣禄再向慈禧报告呢?这天,袁世凯已经回到天津,并且找到荣禄汇报了。他不可能也似乎无必要这么着急回北京,白跑一趟。
历史学家黄彰健在1970年独立作出一个经典性判断,即:政变非袁世凯告密而发生,而告密加大了政变的剧烈程度。这是采信袁世凯日记里的说法的推导——初五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初七荣禄密折由杨崇伊带回北京,初八日上奏慈禧太后,初九日逮问张荫桓等七人。这一判断最有力量之处是他与具体的维新派被捕的过程能够对应,在史实上能够胜出前述研究者利用清人笔记拼接的情节。后来,由于新材料的出现,袁世凯的《戊戌日记》被历史研究者倾向认为属实居多,而非纯粹作伪。于是,政变非袁告密而起,他只是加大了政变的烈度这一说法遂成潮流。
但是,这其间更深刻的疑问则是:确如袁世凯脱责所述,他只是“政变事后报告”而已;那么,“围禁颐和园”这样重大而性命攸关的事件,袁竟如此迟滞,三天之后才有报告,慈禧事后想来,当作如何判断?果如此,后来袁世凯的晋升还可能步入快车道?
三十个小时里,袁世凯做了什么,目前仍是谜。
冲 突
康有为升工部主事之后,为设制度局的事曾在戊戌年(1898年)两次上书,光绪皇帝询问总理衙门如何处理此事,总理衙门的回复很直接:“似不必另开制度局,设待诏所。”对这一回应,光绪非常不满:“着该衙门另行妥议具奏。”以光绪谕旨论,对议复奏折如这般推倒重来,是惟一的一次。
皇上要办,下面属臣不乐意,怎么办?传统中国的权力运行已经成熟:拖!
这个时候,礼部候补主事王照给光绪皇帝上了一道书:“书中言请皇上奉太后游日本,以知日本崛兴之由,然后将奉太后之意,以晓谕臣民,以变风气。”王照当然看出清朝政治的二元结构,并尝试着调和光绪母子关系,以破胶着格局。后来王照回忆说:“此照之意,欲和两宫,以名誉归太后,庶消变萌。”有意思的是,王照对变法与权力关系的认识,不同于当时断然对立的“维新”与“守旧”两派,在更具体的政治现实里,王照曾向康有为分析:“太后本好名之人,若皇上极力尊奉,善则归亲,家庭间虽有小小嫌隙,何至不可感化。”但是,这一选择被康有为拒绝。政治的残酷,参与的双方正如硬币之两面,败者常以胜者之恶名之,其实未必一定如此。后来,变法失败后,王照亦流亡日本,他更坚持曾经的判断:“自翁同龢黜后,大臣抗旨者,皆阴恃太后;然太后先年原喜变法,此时不得干政,激而阴结顽固诸老,实不过为权利之计耳。”按此逻辑,将变法之名让渡给慈禧,或许能破此僵局。
只是,这一设想,不见容于康有为,更不见容于反对派。
王照没有资格直接上书皇帝,需由礼部代奏,但这道充满调和意味的折奏,却被礼部压下11天不送。王照当然急了,上书弹劾礼部堂官。人事本是政治的内容之一,人事纠缠却是多数政治冲突的关键。按王照后来的回忆,阻挠他的并非礼部全部,只是许应骙,他的理由是:“请圣驾游外洋,安知非包藏祸心。臣等若冒然代奏,他日倘有意外,则王照之肉足食乎?”——许应骙的此论确实过于小人之心。光绪极端生气,回应这一说法:“朕心自有权衡,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七月十九日,光绪大怒之下将礼部六位堂官一应免职。这是维新期间最激烈的政治举动。但这一事件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光绪没有就此次罢免请示慈禧。
戊戌变法的举措里,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即鼓励司员士民上书。颁布此令后,上书者并不多,这也正常,按官府的行为模式,即如官员王照的上书,尚且有人阻挠,何况司员士民。但以阻挠上书而罢礼部六官之后,最明显的反应则是上书陡增。过去一个月仅有一件多上书,而仅七月十九日当天,即有十一人上书十三件。此后,数量更多。传统具备具折上书者是需要足够身份与资格的,而在这些正常上书之外,又陡增如此众多上书,过去的机构处理起来当然不及。在罢免礼部六官后,第二天,光绪下令将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任命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事宜”。其主要工作即为处理司员士民的上书。
这四位新的军机章京,就戊戌变法而言,意味着什么?萧一山在其《清代通史》里判断:“新党始正式参与政事。”——而之前,虽然变法的所有政策,几乎出自维新派,但这一派却在政府机构里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与罢免礼部六官一样,这项新任命同样也没有请示慈禧。因此事实上四位新人的晋局,在权力制衡的关系结构里,台湾学者林文仁的分析是,“帝党终将权力之手,伸到后党的鼻尖”。
变 局
在制度局没有任何实际进展之下,有了这一未来可能的权力空间的鼓舞,康有为及其维新派此时提出重开“懋勤殿”。梁启超定义:“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延续“制度局”的思路,增加“延聘东西各政治专家”,以新名目再造权力体系。日本的伊藤博文与英国的李提摩太,正好分属东西政治专家,在此议之下,他们恰逢其时来到北京。
重开懋勤殿动作不小,光绪虽然很赞同,却需要请示慈禧,不敢擅权独断。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去颐和园向慈禧请示。此时,慈禧已弄权三十八年,何等精通权术,她当然一眼看透开懋勤殿之本义。茅海建在其《戊戌变法史事考》里分析此次见面:“当光绪帝将开懋勤殿一事直接向慈禧太后提出时,对权力十分敏感且权术十二分精深的慈禧当然知道此事会导致什么样的最后结局。康有为及其党人提出的议政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人员不受品秩的限制,设于宫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表面上为政治咨询机构,实际上将是政治决策机构。原有的负责咨询和议政功能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等机构,将会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这是对现存政治体制的挑战,是对她本人权力的挑战。若同意开懋勤殿,将对其与光绪帝之间的政治权力关系进行大修改,而且会是实质性修改。也就是说,光绪帝十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从她的角度来看,光绪帝已是两次发动‘政变’。”
维新运动自此急转直下。第二天,光绪给杨锐的密诏很清晰地表达了他的处境: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废,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即设懋勤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即罢礼部六官),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经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杨锐是后来被慈禧下令处死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儿子藏好了这道密诏,慈禧死后,宣统二年(1910年)他将其呈缴都察院,才终让世人知晓光绪那天见慈禧,大体是什么样的情形。——茅海建分析说:“根据上述密诏的提示,可以想象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争论的场景,并可得出三点结论:一、光绪帝向慈禧太后提出了建立议政机构的意见,也可能提出了由康有为及其党人参加或主持此议政机构的意见,慈禧太后则提出了对罢免礼部六堂官的指责;二、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对建立议政机构、重用康有为及其党人及罢免大臣,‘实有未足’,该项政治权力属于慈禧太后;三、慈禧太后警告光绪帝,若有越出权限,其皇位‘不能保’。”
八月初二日,光绪因担心康有为的处境,随即发出谕旨,命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开办(官报局),毋得迁延观望”。
八月初三
御史杨崇伊之奏“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折”八月初三送到慈禧处。相关档案表明:这道折奏在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里均无记载,“可知杨崇伊此次上奏未经奏事处,而是呈送慈禧太后,代递者很可能是庆亲王奕劻”。
这一天表面上看似乎还平静,稍有变动的是,军机处在给慈禧的奏片里称:“……均签拟办法,恭呈慈览,俟发下后,再行办理。”也即此后谕旨在下发前,要经过慈禧太后,原来的事后报告制度,变成了事前请示制度。这显然是针对军机四章京的权力监控。除此之外,颐和园里的慈禧与光绪正在听戏,一派祥和。
八月初一,光绪已颁谕,授袁世凯侍郎候补。此时,袁世凯从天津来到北京,准备在初五日接受光绪的接见。而保举袁世凯,请光绪破格使用的,正是康氏人马徐致靖。八月初三日晚,谭嗣同与袁世凯见面密谈。
谭嗣同与袁世凯的见面,袁世凯后来在其所撰《戊戌日记》里有较详细的记录:
(谭嗣同)因出一草稿,如名片式,内开荣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朱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隶,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如不至臣策,即死在上前各等语。(袁世凯)诘以:“围颐和园欲何为?”谭云:“不除此老朽,国不能保,此事在我,公不必问。我雇有好汉数十人,并电湖南招集好将多人,不日可到,去此老朽,在我而已,无须用公。但要公以二事,诛荣某,围颐和园耳。”……“初五定有朱谕一道,面交公。”
据袁世凯所记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政变计划。如此设计,康有为及维新党采用暴力方式解决政争,箭在弦上。
梁启超记录,袁世凯向谭嗣同表示,“杀荣禄乃一狗耳”——虽然如此容易,而袁仍拒绝了这一计划,“然吾营官皆旧人,枪弹火药皆在荣禄处。且小站去京二百余里,隔于铁路,虑不达事泄。”作为一种回旋,袁提出,“若天津阅兵时,上驰吾营,则可以上命诛贼臣也”。
大约就在袁世凯与谭嗣同密谋之际,看完戏的慈禧开始看那道杨崇伊请其训政的奏折。临时起意,“戊刻(晚上7时至9时)”决定由颐和园回到北京城。历史学家们分析的相对一致的结论是:杨崇伊奏折里描述光绪将可能请伊藤为政治顾问,是触发慈禧回城的关键因素。很显然,慈禧决定回城与袁世凯谭嗣同密谋,时间几乎一致,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流传至今的因袁世凯告密而促使慈禧回来发动政变,维新运动就此失败的“戏剧”性转折,不复可能。
但,袁世凯果真无辜?
袁世凯的三十个小时
慈禧回到北京城内,准确地讲,不是“回宫”,因为光绪已经亲政。她回来是住在西苑,即今日北海和中南海,位于皇宫西侧,故称“西苑”。一般而言,没有特殊理由,慈禧不回西苑。
八月初四日,清内务府《杂录档》记载慈禧之行程:圣母在乐寿堂进早膳毕,总管二名奏请圣母皇太后从水木自亲码头乘船至广源闸西码头,下船乘轿至万寿寺拈香,毕,步行至御座房少坐,乘轿至广源闸东码头,下轿乘船至倚虹堂少坐,乘轿进西直门、西安门,由西三座门进福华门,由瀛秀园门还仪鸾殿。——此时已为“申刻(下午3时至5时)”,光绪皇帝听闻消息,赶忙到瀛秀园门外跪接慈禧。对比慈禧从颐和园回西苑的一般行程,此次回城,仍是从容不迫,不像有大事要发生的模样。慈禧在决定回西苑的同时,也把回程时间确定下来:初六日返回颐和园。
然而,回到西苑仅过一天,初五日,慈禧改变主意,决定将回颐和园的时间推迟到初十日,而且还要带光绪一道回颐和园。随后,初六日,慈禧训政令下,政变发生。
八月初五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天远比决定回西苑重要,是关键的一天。
这天,在接见伊藤博文之前,光绪单独接见了袁世凯。在《戊戌日记》里,袁世凯记录“请训”当时他对变法的思考:“古今各国变政非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忍耐待时,步步经理,如操之过急,必生流弊。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时务、老成持重如张之洞者,赞襄主持,方可仰答圣意;至新进诸臣,固不乏明达勇猛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不能缜密,倘有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显然,这次接见,袁世凯没有投康有为们的“赞成票”;而同时因他拒绝谭嗣同的起事计划,康有为也就没有给光绪密折,当然也不会有光绪的密诏,令其诛荣禄。事情至此,仍一切正常。
所有的疑问,也即促成慈禧下决心训政的核心因素,只可能是“围禁颐和园”政变一节,仍在袁世凯告密以否。与这种怀疑对应,几乎写实的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偏偏缺了初三晚见谭嗣同后,至初五早上见光绪前这段时间的内容,有三十个小时的空白。如果说,因为时间重叠,袁世凯不太可能因告密而促使慈禧从颐和园返回西苑,那么,初五慈禧的决定,真正的翻盘决定,推动因素何在呢?三十个小时的空白时间如何理解?这是重点。
袁世凯将康有为等人的政变计划全盘托出,这一事实并无疑问。在《戊戌日记》里,袁即记述说:在见过光绪之后,“退下,即赴车站……抵天津,日已落,即诣院谒荣相略述内情,并称皇上圣孝,实无他意,但有群小结党煽惑,谋危宗社,罪实在下,必须保全皇上以安天下。……次早荣相枉顾,以详细情形备述,荣相失色。”按此记录,袁世凯回到天津后,才将康有为维新党政变计划告诉荣禄,然后由荣禄传递至慈禧。
如果袁世凯的说法成立,他只是政变发生后,才回到天津上报康有为等“围禁颐和园”的计划。那么,按此逻辑,光绪被废,维新失败的责任当然就与他无关,至少关联有限。无论时人,还是后世研究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认为袁世凯的《戊戌日记》作伪,基本不采信他的说法。
早期戊戌政变爆发因素分析,相对集中于袁世凯在听闻谭嗣同的计划后,即由自己或派徐世昌,向荣禄或奕劻告密,随即慈禧知晓这个阴谋,大为震怒,于是决定训政。按照当时流行的各种细节,后世研究者拼接而成的情节,比较流行的一种是:袁世凯知道计划的当晚,即派人回到天津向荣禄告密,八月初四日,荣禄秘密赶回北京,向慈禧报告这一消息。但是,按此情节,对应于当时的交通与制度,不易——袁世凯知道政变计划已是初三深夜,此时城门已关,最快的办法是初四一早请荣禄的差人带急信回天津,而差人无论是火车还是骑马,中午才可能抵达天津;而如果荣禄也以最快的速度来北京,那他晚上可到北京城。看上去,这是时间上似乎能够对得上的版本。但是,慈禧初三晚才决定从颐和园回西苑,无论是在北京的袁世凯,还是在天津的荣禄,都不可能知道此时慈禧正在北京,所以,荣禄即使傍晚赶到了北京城,还得准备花足够的时间去颐和园报告此事,即使时间赶得及,慈禧是否已经睡下,也是疑问。那么,可不可能初五日荣禄再向慈禧报告呢?这天,袁世凯已经回到天津,并且找到荣禄汇报了。他不可能也似乎无必要这么着急回北京,白跑一趟。
历史学家黄彰健在1970年独立作出一个经典性判断,即:政变非袁世凯告密而发生,而告密加大了政变的剧烈程度。这是采信袁世凯日记里的说法的推导——初五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初七荣禄密折由杨崇伊带回北京,初八日上奏慈禧太后,初九日逮问张荫桓等七人。这一判断最有力量之处是他与具体的维新派被捕的过程能够对应,在史实上能够胜出前述研究者利用清人笔记拼接的情节。后来,由于新材料的出现,袁世凯的《戊戌日记》被历史研究者倾向认为属实居多,而非纯粹作伪。于是,政变非袁告密而起,他只是加大了政变的烈度这一说法遂成潮流。
但是,这其间更深刻的疑问则是:确如袁世凯脱责所述,他只是“政变事后报告”而已;那么,“围禁颐和园”这样重大而性命攸关的事件,袁竟如此迟滞,三天之后才有报告,慈禧事后想来,当作如何判断?果如此,后来袁世凯的晋升还可能步入快车道?
三十个小时里,袁世凯做了什么,目前仍是谜。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