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1个回答
2015-04-1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无脚鸟╰(⇀‸↼)╯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6742
获赞数:132162
现在为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经验,擅长数学。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当前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国农林牧场副渔业劳动者4.57亿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03亿人,占22.5%,小学文化2.07亿人,占45.4%。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发达,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没有受过系统职业培训,更谈不上资格准入。这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性意义。
2.现有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数量萎缩:据统计,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减,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以上;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求学后选择“跳农门”、进城务工,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将来“谁来种地、谁来进行科技推广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3.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
关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早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标准。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它的标准应是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未来社会的要求如下:①能够系统地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善于学习,敢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③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的菅销技巧。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竟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以自然资源和低科技水平的旧经济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走科技创新、知识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农广校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开发创造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参与社会竞争的主阵地,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综合培训能力 充分发挥培训职能
1.加强农广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能力
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机构改革过程中,农广校的办学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办学经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增强办学后劲,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教学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掌握了多少农业高新实用技术,传送了多少科技致富信息等。所以农广校教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全新人才标准和素质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学力,达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其次,教师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
3.加强教学研究,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三农、市场和社会办学的成人中专学校,是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在教研过程中,既要研究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注重学员职业技术的提高,突出现代素质的培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都对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做了准确而美妙的描述: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共同生活。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劳动者或现代人应具备以下八种品质,即会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农广校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就要按以上标准,结合农广校实际和当地农民素质状况开展教学。
三、农广校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有效方法
1.兼顾广谱性培训、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坚持送教下乡,要把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稳定现有职业农民队伍,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绿色证书)的培训,同时吸引农村“两后生”(即初中、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学农务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按素质教育进行教改
农广校进行的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改革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脱离时代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员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层次;改革教材、教学内容,组织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编写适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的教材,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传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技能教学课,注重学员综合能力培养。
3.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
农广校要发挥网络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按需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多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充分利用先进的声像设施和教学试验实习基地,教学中采用讲授和声像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不断完善网络媒体教学,将高深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一学即会,会就能用,用则有效,使科学技术大众化、趣味化、灵活化。
4.联合办学,多元化培养人才。农广校要加强教改,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积极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对农业大户和以农业大户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借鸡下蛋,优势互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按照产业化思路,将办学推向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大众化,按需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培养人才。
总体来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要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始终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接受、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围绕提高质量和效果,不断探索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措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1.当前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国农林牧场副渔业劳动者4.57亿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03亿人,占22.5%,小学文化2.07亿人,占45.4%。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发达,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没有受过系统职业培训,更谈不上资格准入。这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性意义。
2.现有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数量萎缩:据统计,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减,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以上;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求学后选择“跳农门”、进城务工,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将来“谁来种地、谁来进行科技推广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3.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
关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早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标准。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它的标准应是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未来社会的要求如下:①能够系统地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善于学习,敢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③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的菅销技巧。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竟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以自然资源和低科技水平的旧经济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走科技创新、知识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农广校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开发创造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参与社会竞争的主阵地,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综合培训能力 充分发挥培训职能
1.加强农广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能力
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机构改革过程中,农广校的办学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办学经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增强办学后劲,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教学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掌握了多少农业高新实用技术,传送了多少科技致富信息等。所以农广校教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全新人才标准和素质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学力,达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其次,教师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
3.加强教学研究,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三农、市场和社会办学的成人中专学校,是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在教研过程中,既要研究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注重学员职业技术的提高,突出现代素质的培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都对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做了准确而美妙的描述: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共同生活。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劳动者或现代人应具备以下八种品质,即会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农广校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就要按以上标准,结合农广校实际和当地农民素质状况开展教学。
三、农广校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有效方法
1.兼顾广谱性培训、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坚持送教下乡,要把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稳定现有职业农民队伍,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绿色证书)的培训,同时吸引农村“两后生”(即初中、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学农务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按素质教育进行教改
农广校进行的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改革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脱离时代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员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层次;改革教材、教学内容,组织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编写适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的教材,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传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技能教学课,注重学员综合能力培养。
3.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
农广校要发挥网络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按需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多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充分利用先进的声像设施和教学试验实习基地,教学中采用讲授和声像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不断完善网络媒体教学,将高深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一学即会,会就能用,用则有效,使科学技术大众化、趣味化、灵活化。
4.联合办学,多元化培养人才。农广校要加强教改,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积极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对农业大户和以农业大户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借鸡下蛋,优势互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按照产业化思路,将办学推向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大众化,按需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培养人才。
总体来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要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始终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接受、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围绕提高质量和效果,不断探索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措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AskForm360
2024-12-16 广告
2024-12-16 广告
1.分析组织现状。2.开展人才盘点。这一部分就是对关键岗位的人才进行测评,包括能力和潜力两个方面,同时还要与其绩效结合进行分析。需要准备的内容主要是人才的标准,主要包括设定模型、绩效指标,有的企业还会准备潜力模型,因为他们在人才盘点中特别重...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AskForm360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