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啊!!!!!!!!!!

18.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18.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答案是D 为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岁月不寒
高粉答主

2010-03-3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4万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亿
展开全部
通过康有为材料所说,只要皇帝一颁布法令,天下的老百姓都会尽心拥护,但事实上除了资产阶级及开明人士,保守势力极端反对,老百姓也漠不关心甚至非常惊慌,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A项与题干无关,B项恰恰相反,C项是清军刚刚在战争中败北,故选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这也导致他们最后的失败。
O木之川
2010-03-31 · TA获得超过10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展开全部
康有为片面地认为只要皇帝颁布诏旨,天下人就会积极响应。其实,康有为等人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B),所以康有为这些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A不对,是因为康有为有理论基础,学习的是日本的先进政治制度。C是根本与题目无关,不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律山兰0gw
2010-04-01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应该是D 以前喜欢用网上有的资料 这回自己分析下好了~

A:事实上,变法并不缺乏理论基础。康、梁两人就是在学习了西方的理论并借鉴了西方的成功经验后才进行的运动。看课本和资料都有对此的记载,不用多说。
B:变法只是在小范围具有民众基础(多为学者文人等)。变法的影响其实是在它失败之后才体现出来的。其实想想也能理解,如果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变法大概也就不会失败吧。
C:袁世凯都告密了,清军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消息……还被鼓舞……

所以答案已经是D了,戊戌变法的发起者们仅凭着别国的成功的例子和一些理论就想要改良国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毕竟是脱离实际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Ps:答完我才发现回答好像脱离材料了……看到上面的回答的也很不错,就不再分析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庭珂疏影1796
2010-03-31 · TA获得超过1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1.8万
展开全部
康的奏章译成现代白话大意是:“只要您皇帝变法诏令一下,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拥护爱戴你!”要知道维新变法所维护的利益是资产阶级,而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尚只在萌芽状态,人数并不多,不可能有全民拥戴的盛况,而且,史实也表名,康的奏章所说的话基本只是自己心中所愿并未从实际出发,没有进行任何群众宣传和发动群众的活动,只是寄希望与当时新军首领袁世凯,这从其革命失败的结果上面也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其是维新党,致力于维护皇朝和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性质所决定的,这是和后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所发动群众的路线有本质 的不同,因此,可以说当时其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是天真而一厢情愿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帛銹絲
2010-04-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D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