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阳有什么名人
展开全部
山西汾阳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宋之问、郭子仪、狄青、王文素、朱之俊、牛允宽、曹树谷、卫天霖、樊世荣、蒋三、王桐年、王富厚,等等。
一、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
二、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厅罩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
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
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
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
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三、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
北宋时期名将。
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
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交好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人。
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一生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
四、王文素
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州(今汾阳市)人,约生于1465年,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587)随父王林到河北饶阳经商,遂定居。
自古晋商多儒扮带闹商,王文素出生于中小商人家庭的王文素,受所处社会及家庭影响,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所不知。
尤长于算法,留心通证,以一生之精力,完成了《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一数学巨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五、朱之俊
朱之俊(1596—1671),字擢秀,号沧起,又号羼摄居士,山西省汾阳市大向善村人。
明天启元年(1621)中举,天启二年会试,殿试赐同进土出身,入翰林院供职。
不久迁国子监司业。
当时魏忠贤擅权,生祠遍建于国中,自朝臣到庶人言忤阉意,或人生祠不拜,即遭杀身灭族之祸。
天启七年(1627)五行此月,监生陆万龄请祀魏忠贤于国子监与孔子并尊,持疏呈国子监司业林钎,林认为荒唐至极,提笔抹其疏,挂冠而去。
朱为奏请从之,为时人所不齿。
逢熹宗崩逝,遂罢。
一、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
二、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厅罩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
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
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
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
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三、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
北宋时期名将。
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
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交好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人。
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一生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
四、王文素
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州(今汾阳市)人,约生于1465年,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587)随父王林到河北饶阳经商,遂定居。
自古晋商多儒扮带闹商,王文素出生于中小商人家庭的王文素,受所处社会及家庭影响,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所不知。
尤长于算法,留心通证,以一生之精力,完成了《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一数学巨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五、朱之俊
朱之俊(1596—1671),字擢秀,号沧起,又号羼摄居士,山西省汾阳市大向善村人。
明天启元年(1621)中举,天启二年会试,殿试赐同进土出身,入翰林院供职。
不久迁国子监司业。
当时魏忠贤擅权,生祠遍建于国中,自朝臣到庶人言忤阉意,或人生祠不拜,即遭杀身灭族之祸。
天启七年(1627)五行此月,监生陆万龄请祀魏忠贤于国子监与孔子并尊,持疏呈国子监司业林钎,林认为荒唐至极,提笔抹其疏,挂冠而去。
朱为奏请从之,为时人所不齿。
逢熹宗崩逝,遂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