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 我来答
小郑老师爱知识
高能答主

2021-10-12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小郑老师爱知识
采纳数:346 获赞数:137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就引用孟子的话阐释了什么叫“有骨气”,为后文展开论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孟子的这三句话可以看作他篇的纲,它贯穿于全文的始终。

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写于1961年春,最初发表在同年3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后选入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新版人教版语文书中已删去)。吴晗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向人们集中进行“骨气教育”。

课文解读

《谈骨气》原文共十二个自然段,选入课本时略去了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原文是:“什么叫骨气,指的是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坚持斗争的人。”)和第六自然段(这一段原文是:“从孟子的三句话举三个例子。”)。

现存的十个自然段,在阅读时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包括第1—4自然段),这一层首先直接申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继而从理论上阐明了“骨气”的含义。

第二层(包括第5—9自然段)引述了三个例子,具体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三层(第10自然段),这一层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加深一步,指出“骨气”在今天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在当前发扬我们民族的这一光荣传统的意义。

曾经的小鸽子CJ
2015-09-14 · TA获得超过3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0.7万
展开全部
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就引用孟子的话阐释了什么叫“有骨气”,为后文展开论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孟子的这三句话可以看作他篇的纲,它贯穿于全文的始终.

者首先引用并解释了孟子的三句话,指出这些被人们传诵了数千年的,被大家所公认了的话,正说出了“骨气”的含义.接着话题一转,提示读者应注意“社会不
同,阶级不同”会形成对“骨气”的具体含义的种种不同理解,然后,用“但是”转回到对“骨气”的基本含义的阐述上来,提出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
服务这一原则”,作为取得共同认识的基本点,最后谈到在今天无产阶级对于骨气一词的理解.作者这样来阐述“骨气”的含义,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这样做
有利于体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当时为了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需要加强团结,求同存异,形成统一意志,共同奋斗.如果作者把精力放在区别不同时代、不同
阶级对“骨气”的不同理解上,那就会使人们在思想上造成分歧和隔阂.作者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在阐述“骨气”这一概念时,也就着重在求同上下功夫.最后,我
们还可以看到,这样阐述有利于突出中心.本文虽然以挖掘我们民族“有骨气”的传统为主要内容,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今天发扬这一传统.因此,在谈及孟子的话
“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时,自然地摆出了无产阶级对“骨气”的含义的理解.
用充分的事例来阐发深刻的道理,这是本文在议论问题时表现出的
突出特点.文天祥是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不食“嗟来之食”的黔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穷苦平民的代表;民主战士闻一多是知识分子阶层
的一员.从表面上看,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是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我们民族自上至下、从古到今有着无数有骨气的人,从而具体地说明
了“有骨气”是我们民族可宝贵的精神.文天祥在民族敌人面前,大义凛然;穷苦的黔敖在富人的施舍面前,矜持不苟;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面前慷慨激昂.但他们
又都表现出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由此看来,作者引述的三个例子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着的;既是各有特色的,又是具有共同本质
的.这正说明了作者在选材上的别具匠心.
在本文里,作者并没有对“骨气”做一般的论述,而是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结论入手,引用充分的事
实,来证明我们的民族历来是有骨气的,从而达到激励人民群众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目的.但是,同时,作者又不能忽视“骨气”本身所需要涉及的内容,例如:
什么是骨气?怎样做才算有骨气?提倡骨气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也必须在“谈”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解答.这样一来,本文就在实际上承担了两个方面的任务.既
要通过议论,阐述作者的见解,又要通过说明,讲清事物本身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必须考虑的问题.仔细阅读本文,我们就能看到,作者对上述问
题做了十分得体的处理.本文是按照议论的需要来安排文章的基本结构的;开头第1段用一句话摆出议论的中心──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下去,作者并没有直接引
出事实来证明中国人怎样有骨气,而是用了三个自然段,对什么是骨气及这种精神在我们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做了简要的说明.这样,既能使人对议论中心有一个进
一步的了解,又完成了对“什么是骨气”做一番必要的说明的任务.在接下去的五个自然段中,作者用实例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判断,但同时由于作
者选例适合,又达到了从不同方面,对“怎样做才是有骨气的”这个问题进行生动具体的说明的目的.最后,作者又把话题引回开头,这不但做到了首尾照应,而且
在议论上自然地由追溯传统过渡到号召发扬传统,使议论既前后贯通,又深入了一步;同时,对于在今天提倡“要有骨气”的意义,也做了必要的说明.本文在结构
安排上的这种精到之处,我们在阅读时应该认真体会.
《谈骨气》写于1961年春,最初发表在同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其时,正当新中国历史上
的一段艰难途程即将结束的时刻.在这个发生重要转变的历史阶段,要团结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克服困难,奋勇前进,除了必须依靠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
措施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唤起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革命热情,艰苦奋斗.为此,就需要大声疾呼,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调动起一切积极因
素,克服暂时困难.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
他坚信,有骨气的民族,是任何敌人也吓不倒、任何困难也压不垮的,于是
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有意识地向人们集中进行“骨气教育”.他的这些著述在增强人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人们爱国主义情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作为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骨气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困难面前,应当保持自己的骨气,夺取四化建设的胜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