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层的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具体如下:
一、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仅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眼睛,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标尺,通过这只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工作的职责所在,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个标尺可以掌握工作的标准,找准工作的着重点。所以要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安全生产行业法律法规,弄清楚本辖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实际,对照目标任务,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初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扎实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
任何工作都不是靠哪一个人的力量能搞好的,都说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就是重于屋山,也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所能扛动的,有好多同志,事故出来以后,一脸的茫然,极力的推卸责任,可又缺乏依据,最后只有自己去承担责任。用句俗话说:力也出了,劲也掏了,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呢?就是因为自己平时没弄明白应该怎么做。那么做好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和要达到的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度决定行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有了这样的标尺,既便于衡量,也便于检查监督,对有关的职责、权利、义务、程序等,或是作质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样去做,哪些是哪个单位或哪个岗位的人去做,规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所以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建立,是人、设备和环境等安全性的有力保证,可以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三、搞好全程监督管理,把工作落在实处
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外乎三种形式: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事后监督管理。事前监督管理是指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事后监督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以及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严肃处理有关人员,提出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已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中监督管理是主要的日常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许可证的监督检查等。因为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监管的重点在事中,这个过程,是我们发现问题的过程,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查处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下功夫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使监督检查经常化、制度化。事中监督管理又包括两个过程:行为监察和技术监察。在这个监督管理过程中,不论自查,还是复查,都要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在报告单上签字盖章,有效地强化单位负责人对本报告情况的责任力度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落实力度。无论在哪个环节发现安全隐患,都要依法处置,记录备案,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督办落实,并按照责任制要求,把问题进行上报、分解、转办,做到问题不积压,不棚架、不推诿、不扯皮。对于难点问题,把握其规律和特点,分析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向领导作好汇报,以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台帐规范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领导组织的成立、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应急组织的成立、安全人员的定期培训、安全生产例会的召开、安全生产台账的建立等都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内容。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台帐的建立,台帐是一个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情况的资料记录,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