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的师长叫什么
没有具体姓名,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苏北鲁南地区的战事。
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黑白 13本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 够详细吧
导演:成荫、汤晓丹
摄影:朱今明、顾温厚
美术:韩辛、陈波生
作曲:葛炎
主演:冯喆(高营长)、张瑞芳(赵玉敏)、陈戈(师长)、汤化达(师政委)、项堃(敌张军长)、白穆(敌参谋长)
1947年, *** 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我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为更有效地歼灭敌人,实行大踏步战略后退,但有些战士和干部对此却想不通。
在后撤中,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部队转移到山东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老乡们对部队的撤退也不理解。
为了稳定战士和群众的情绪,高营长和村长赵玉敏,将上级作战意图进行传达解释。
这时,突然情况有了变化,敌人以为我军败退,集结三十万人马,以敌张、李二军长统率,从三面向我军合围,企图与我军决战。
我军在群众的配合下,扼守着桃村面前的大沙河,阻击敌人六昼夜,打退敌人五次进攻。
师长和刘团长在亲临阵地嘉奖的同时,命令高营长立即离开桃村,再往后撤。
村长赵玉敏带领民兵上山,继续游击战争。
高营长带领部队冒着风雨向军事要地凤凰山前进,经过五天艰苦行军赶到时,凤凰山的战斗已经打响,敌李军长的部队已被包围两天。
高营长奉命阻击前来增援的敌张军长率领的部队。
他们不顾疲惫,抢先占领了摩天岭高地,扼住敌人增援的路线。
摩天岭下,敌军受到重创,无法前进。
随后,凤凰山的敌军被全歼,敌李军长被俘。
张军长的部队也损失重大,向南溃逃,高营长奉命担任前锋,乘胜追击。
赵玉敏带领的民兵积极与我主力部队配合,迟滞南逃的敌军。
高营长则带领部队抄小路偷渡大沙河,拿下将军庙车站,截断了敌军的退路。
敌军发现后,企图炸毁大坝,让洪水成为屏障,这时,赵玉敏等及时赶到,她剪断炸药导火线,保住了大坝。
我主力部队迅速南下,在车站附近的平原上,一举全歼敌张军残部,敌张军长和参谋长也都束手就擒。
*** 军队的重点进攻被我军所摧毁。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优秀的战争片。
影片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它通过对一支具体的作战部队转战经历的描绘,同时又生动地勾画出整个战区国共两军角逐的全方位图景,形象地体现出人民 *** 运动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它是从解放后直至“文革”期间我国拍摄的大型战争片之一,即便在“文革”中几乎所有影片都被禁演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银幕上上映,足见其影响力。
《南征北战》的故事生动,情节起伏跌宕,节奏感强。
同时影片又有着纪录片的纪实风格,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有强烈的时代氛围。
片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从下级的军官、战士一直到两军的高级将领,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个性化彩色,避免了概念化和脸谱化的描绘方式。
其中特别是由冯喆扮演的高营长,在军人的刚毅、果敢性格中,着重突出了他的温厚、智慧,甚至是带有书卷气的一面,是早期电影中不可多得的军人形象之一。
此外由陈戈、汤化达扮演的我军高级将领,由张瑞芳扮演的女村长和项堃扮演的敌张军长,白穆扮演的敌参谋长等,也都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令人历久难忘的经典银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