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是宠辱不惊的人?

如果能举例最好电视剧,电影,小说里的人也可以,但一定要是中国的... 如果能举例最好
电视剧,电影,小说里的人也可以,但一定要是中国的
展开
 我来答
瓜妹聊娱文
高能答主

2017-04-13 · 娱乐领域创作者
瓜妹聊娱文
采纳数:37897 获赞数:41583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宠辱不惊的人有:卫子夫、宋荣子、司马迁、陶渊明、陈眉公等等
二、简介:
1、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位三十八年,为历代皇后在位时间第二长者。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府中一名歌女,因为出众的技艺与脱俗的姿容而被武帝垂青,一夕得宠。初时为夫人,后晋封为皇后。一人受宠,满门富贵。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均受封,因抗击匈奴屡立战功,成为大汉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并称“帝国双璧”。由此,奠定了卫子夫在后宫独一无二的地位。卫子夫虽出身卑微,然而贤良淑德、谦逊守礼,凭着无可挑剔的妇德与雄厚的家族实力,得到一代帝王——汉武大帝的青睐与尊重。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卫子夫与太子受奸臣江充等人迫害,卷入巫蛊之祸,含冤自尽,一代皇后荣宠半生,落得凄凉含冤的下场。
2、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宋荣子是宋国墨家贤人,据学界的考证,宋荣即宋銒或宋牼,战国时思想家,主张止战。宋荣子,《成疏》:"子者,有德之称,姓荣氏,宋人也。"《释文》:"司马( )、李(颐)云:';宋国人也。';崔()云:';贤者也。';"他们都作为宋国一个姓荣的贤人来看 待。
匡庐竹影
2010-04-01 · TA获得超过19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0万
展开全部
1、娄师德 典故“唾面自干”
唐代武则天时期,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对他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
2、不知名人物 典故“宠辱不惊”
唐朝,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兼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没给你弄个下下就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船都弄翻了,国家的粮食丢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中下这么一个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卢承庆觉得,我给他这么低的一个评价,他都没生气,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人还行;从这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后,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这个人真绝,"宠辱不惊",无论怎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又调查到,那次船翻了,不是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总之,不是人为的原因。卢承庆一想:我给他中中看来也不合适,又改成了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从此卢承庆对他印象很好,以后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了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人语断边桥
2010-04-03 · TA获得超过66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0万
展开全部
宋荣子,庄子在《逍遥游》中称他“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算一个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玮珅
2010-04-01 · 互联网让生活更智慧,更美好!
玮珅
采纳数:20 获赞数:3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范仲淹 郭子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书生剑气ZHJK
2010-04-01 · TA获得超过3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司马迁晏殊苏轼林则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