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益母草是一种很好的草药,尤其对女性朋友们来说更是良药,如果你还不知道益母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的话,就跟着我一起来详细地了解一下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吧!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1
益母草片的功效与作用
1、调经化瘀
最不想做女生的时候,就是一个月的那几天,特别是在那几天中又碰到了痛经,简直是什么都不想干了。益母草片自古就是调经的良药,它能有效的调整经期紊乱,改善痛经带来的不适症状。
2、保护子宫
实验证明益母草对免、猫、狗等多种动物的子宫,都有明显的促进兴奋的作用,而且在动物孕期表现的最明显,我想这也是益母草为什么对妇科病这么有效的原因吧!除此之外产后饮用益母草,还能缓解产后血晕、尿血等症状,对产后的恢复帮助也是很大的哦!
3、美容养颜
益母草能调经化瘀,使体内的废物尽快的排出来,所以没有了“废物”的身体,脸色自然就十分红润了。此外饮用益母草能促进人们的睡眠质量,大家都知道好睡眠是好皮肤的保障,如果身体里即没有了“废物”又保持了好的睡眠,那她的脸色想不好都难啊!
服用益母草片的注意事项
1、不宜与肾上腺素同用。益母草具有降压作用,能降低甚至逆转肾上腺素的作用。
2、不宜与异丙肾上腺素同用。益母草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可以拮抗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的心脏兴奋作用。
3、不宜与阿托品同用。减弱益母草的降压作用。
益母草片的副作用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吧。中药也是不例外的,超量服用益母草容易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主要是因益母草里有麻痹中枢神经的成分,小剂量使心肝收缩增强,大剂量可使心脏停跳,呼吸先兴奋后麻痹。中毒后表现为全身无力、四肢麻木、全身酸痛、胸闷,严重时大汗、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休克、流产、腰痛、血尿等。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2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的功效:
益母草是一种凉性食物,而且味道辛苦,益母草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之功效,而且益母草还含有多种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抗疲劳,增强免疫力。
益母草的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益母草煎剂、酒精浸膏及所含益母草碱等对兔、猫、犬、豚鼠等多种动物的子宫均呈兴奋作用。用益母草煎剂给于兔离体子宫,无论未孕、早孕、晚期妊娠或产后子宫,均呈兴奋作用,对在位子宫,经快速静脉注射,30分钟后即出现兴奋作用,其强度与作用时间随用量加大而增长。
2、改善冠脉循环和保护心脏:益母草可促进由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局部血流微循环障碍的很快恢复。
3、对心血管的作用: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的作用。小剂量益母草碱对离体蛙心,有增强收缩作用,使用大剂量时,反呈抑制现象。
4、对呼吸中枢的作用:益母草有直接兴奋作用。
5、对肾脏的作用:益母草具有治疗犬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6、对肠平滑肌的作用:小量益母草碱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弛缓,振幅扩大,多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
益母草怎么吃
益母草大枣鸡蛋汤的做法
1、大枣、益母草冲洗一下用清水浸泡15分钟,鸡蛋冷水下锅,水开后煮5分钟捞出鸡蛋去壳;
2、益母草装入料包,和鸡蛋、大枣一起下锅加清水炖煮;
3、水开后小火炖煮30分钟,捞出药包,下红糖煮至融化关即可。
益母草鹌鹑蛋汤的做法
1、益母草,桑寄生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药材浸泡过程中,把鹌鹑蛋煮熟,剥掉外壳,备用;
2、倒入煮好的鹌鹑蛋,武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火熬至三碗水浓缩到一碗水;
3、放入冰糖,再次煮沸后熄火(要趁热喝,功效更好)。
益母草煎蛋的做法
1、把益母草洗净挑去杂草或老的根部;切碎备用;
2、打散鸡蛋三个与益母草搅和,放一点油和盐,或者鸡粉调味;
3、最后当然是要下油锅煎熟,那就可以了。
益母草什么时候吃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功效,它主要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一般建议在月经来之前几天就开始吃,如果是平时月经量少,那么按说明书服用就行,服用后,如果月经量有逐渐增多,那么药量可以逐渐减少。
如果女人经期正常吃了益母草之后发觉量增多或出现其他情况,那么就不必要吃;如果本身月经量少,有结块,或者经前疼痛,就可能需要吃益母草。益母草是调节月经的最佳良药。
当然我们在吃益母草的时候也是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来定,看看什么时候适合吃益母草,不要随便乱吃,是药三分毒,就算是益母草对女人身体有多么好的调节作用,但是时机不对,那么一切都是白费。
吃益母草要注意什么
1、不宜与肾上腺素同用。益母草具有降压作用,能降低甚至逆转肾上腺素的作用。
2、不宜与异丙肾上腺素同用。益母草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可以拮抗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的心脏兴奋作用。
3、不宜与阿托品同用。减弱益母草的降压作用。
4、现代研究发现,益母草的有效成分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收缩子宫,因此,孕期要忌用。目前市场上含益母草的剂型有很多,如益母草膏、益母草颗粒、益母草片等,各种药品的有效成分各不相同,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视具体药品并参考病情变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