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蜀锦工艺品厂的特殊时期
“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蜀锦的生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由于人们的“极左思想”,蜀锦工人很多加入到了大炼钢铁的热潮中,这时候的蜀锦厂“生铁”产量增加了,蜀锦产品减少了,产品的质量也不断地降低,工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边上班织绸,一边下班后种菜。由于外部环境干扰,企业内部的管理无人过问;产品质量的下降,加上市场购买力降低,蜀锦产品一度出现滞销。
1962年人民日报《严格检验制度》社论发表,是年5月,市联社狠抓了各厂检验人员的职责和职权范围,根据8月中纺部“关于丝织物品种整理的初步方案”,蜀锦厂从上到下又把产品质量重视起来。此时市手管局生产科、市纺织联社组织有关人员专门到厂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提高产品质量的会议,提出了很多解决质量问题的办法。调查组和工厂共同向上级写出了《关于蜀锦生产问题的调查和更新设备的意见》,请求发展蜀锦的意见,被准予列入市纺织联社三年规划。
由于上级政府的重视,蜀锦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1963年织造二车间竣工投产,1964年织造三车间开始修建。1965年,职工人数增加到了440人,已有织机101台、产量45万米,工业总产值145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上交税利25.5万元。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3日成都市轻化工业局根据省、市委的指示,对所属企业生产的品种、名称、造型、题词、图案等五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清理,凡是带有封建色彩,一律不得生产。当时蜀锦厂就清理出一半以上的产品,属于不能生产的。“破四旧、立四新”,把成都蜀锦厂名也当成四旧破了,改名为“成都东风丝织厂”。由于动乱年代无政府主义泛滥,工厂管理十分混乱,几乎全部停产,只生产一些衣服布料和被面之类品种。至1968年全厂停产。
持续停产后果就是工人领不到工资,在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劝说和讲解下,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