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咏春拳入门基本功
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桥指的是前臂。通过伸展肘部,桥的手到达身体的远端,也就是长桥。在胳膊肘弯曲的状态下,在身体附近移动鼻梁叫做短鼻梁。
不管是长桥还是短桥都要练习肘底的力量。掌声是巧妙地避开对方攻击的动作,是短桥发挥力量的防守,摊牌也是解除对方攻势的动作,但由于长桥发挥力量,形状像白鹤的羽毛而得名。
扶肘、掉手的动作和张开的手正好相反,所以把张开的手和伸出的手交换一下是最好的。手臂的手是纯粹消除的动作。
“咏春拳12式入门”,是广卅岑能前辈一脉的拳法体系内的基本套路,是初学者首先学习的拳套。
内容包括开马、正身动作、偏身动作,拳、指、掌、桥手、收马等手法、身法、马步的最基本的练习。初学者通过这些练习,能切身感受到咏春拳的特点与风格。如钳羊马、偏身马、正偏互用、内外互变、攻守同期、上下照顾、圈活手腕、扭活腰肢、手不过肩与腰、小俯仰、拳掌指型、钳膝、钳肘(肘底力)、中线原理(守中、用中、最短距离)、内外帘手原理、贴身短打特点、正即横、横即正原理、弹劲、交错力等等内涵。
大凡初学咏春拳者,都会有如下惊喜:
一、不用象学南派某些拳术那样,要“扎马步三年”,要练四平大马、下腰、一字腿、排打功等。
二、不用象学北派某些拳术那样,要练翻跟斗、纵跳翻滚、高摆腿、压腿等基本功。
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咏春拳可以不受苦痛,轻松掌握,这恰恰彰显出咏春拳创拳先辈独树一帜的搏击理念——摒弃花巧悦目、设式招招实用;注重贴身短打、借力反击、节省体能、以柔化刚,达到以弱制强,快速终结的目的。
四十年前在广东,咏春拳还是“只闻其名,难窥真容”。当今,咏春拳已声誉全球,国内遍传。在我国顺德、佛山、广卅及香港地区,今天尚有“咏春拳”与“永春拳”分称,笔者深入考究两者之源流、历史、人物、故事、传承、口诀、拳械内容、辅助练功法等,终得结论:两者同渊源共血脉,本是一家。
由于历史的日更,今天各分支的体系内容很自然产生一些加减、改法、改良、甚至出现改得面目已非的现象。这需要学习者作些比较,再行选择。
无论“广卅咏春拳12式入门”、“古劳偏身咏春拳12式”、“香港永春拳黄永强一脉之‘11手’”,还是“顺德永春拳陈国基一脉之‘开礼拳’”,虽皆为初级法门,却也是咏春拳(永春拳)最应下苦功求证的实用手法与身法。初级法门不正,侧“小练头”(小念头)不正,将导致“四门、红煞手、伏虎、寻桥、标指、大练头、佛掌、镜拳等套路、黐手及桩拳”之偏离。
综述,咏春拳(永春拳)门,凡“入门”类的基本手法,每一式皆为实用手法,没有哪一式是花巧浪费的,学习者万不可不求甚解,掉以轻心。
“先辈沉淀,莫可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