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隶书必临的三大名帖
隶书必临的三大名帖:秦隶书当属李斯的《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汉隶最著名的当属《曹全碑》。
《琅琊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琅琊台刻石"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颂诗")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残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泰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刻辞"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 )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泰山刻石》传为李斯撰文并书丹, 又称"李斯碑"等,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刻石原立于山东泰安市泰山山顶,残石现存山东泰安市泰山岱庙东御座院内。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
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