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武则天究竟是怎么样的
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从此,“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都称之为武则天。
十四岁时,进入后宫,城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 [4] 。唐高宗即位后,封位昭仪,成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以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自立为帝,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和大臣,兴起“酷吏政治”。“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武则天退位与上阳宫。,宗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病逝于上阳宫崩逝,时年八十二。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入葬乾陵。 [5] 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
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贞观(627年-649年)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这时民间又广传《秘记》之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听说后非常不悦。后来,负责守卫玄武门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籍贯武安)在酒宴上道出自己的小名为“五娘子”,因他的“官邑属县”都带有“武”字,遭到太宗猜忌,最终被下诏诛杀。
太宗曾私下问李淳风:“《秘记》所言可信吗?”李淳风答:“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发现此人正在陛下宫中(指武则天),是陛下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把李唐子孙屠杀殆尽,已成定数。”太宗不以为然,说:“把凡是有嫌疑的人统统处死如何?”
李淳风答道:“此乃天命,不能违背。未来称王的人杀不了,再杀也只能徒增无辜。况且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许心存善念,祸害小些。现在即便找到并处死她,那么上天或许会降下更为强大的人,那么恐怕陛下子孙将无一幸免。”太宗认为李淳风所言有理,便不再过问此事。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入朝申冤。武则天也认为自己才是“女主武王”,于是追复李君羡的官爵,以礼改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中国武周时期女皇帝)
推荐于2018-03-24
武则天是一位能力很强,很有手段并且让唐朝国力大大发展了的女中豪杰,但不得不说,她也是一名不择手段,甚至因私卖国的政治人物。
她的主要黑点其实就在“改旗易帜事件”和任用酷吏导致的政治混乱。
1换旗事件
武则天登基,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是,她不是登基为唐朝的皇帝,她是登基为“周朝”(史称武周)的皇帝。下令所有军队换旗为周,这和之前她许诺保持唐朝建制完全不同,这让支持她登基的名将程务挺对其反目成仇。而武则天则以此对唐朝军队上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清洗,她称帝前后几乎杀死了所有唐朝最优秀、最忠诚的二代将领,如程务挺,薛仁贵,黑齿常之,王方翼等等,导致二代名将一扫而空,从此开国以来一直以名将辈出出名的唐朝军事指挥能力就一直开始走下坡路,给唐朝安史之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这也直接导致了唐朝面对匈奴跟契丹的造反时百万大军被打的一败再败,要不是孙万荣派出的第二波使者坏事,唐朝就要被孙万荣重创。加上均田制的瓦解,使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变弱,“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开始由那时而来,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安北都护府在高宗死时尚处在中国统治,而滥杀程务挺、弃用王方翼等名将更使东突厥复国。安北始终没有再收复过。她几乎将太宗、高宗辛苦经营的安北、安西全部放弃了,几乎丧失了唐朝五分之一的疆土,而这些疆土很多终唐一朝都没有在拿回来过,第二代名将一扫而空,国家武力衰弱到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落期,不得不加强地方军阀的权利,让地方自己征兵保家卫国,为后来藩镇割据,唐朝灭亡埋下了大伏笔
而武则天最后的选择也令人不齿,她牺牲了这么多土地,损害了唐朝军队的潜力,杀死了这么多名将才建立起的武周朝,因她自己恐惧死亡做出的政治妥协而放弃。最后以唐皇后的身份安排葬礼,这样,她就能用孝道束缚以后的皇帝,防止死后尸身被侮辱报复。但她这样的作为,不仅背叛了忠诚于武周的忠诚官员们,让这些周朝的官员被愤怒又无处发泄的皇帝大量的清洗掉,更让无辜被杀的反对武周朝,忠于唐朝的忠臣名将们死的宛如一个笑话。这种出卖了自己人的妥协闹剧成了武则天最大的黑历史。
二政治风气破坏
武则天武周朝早期,大搞政治迫害。仅宰相一职前前后后轮换,罢免高达73位之多,可见政治破坏之残酷。但不得不说武则天政治能力超群,政治官员换的和风车一样,她也能稳稳地凭借自身超群的政治水平保持朝政稳定,确实能力非凡。
但有一件事情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被反复政治迫害后的人心冷暖,从此出现了天朝特有的“无为”做官法,具体工作推脱给下属,而具体主意全咨询上级,自己绝对不做任何事情和任何判断,因为做多了就是错,反正连丞相都换了73个了,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为啥给你尽心尽力干呢?——从此唐朝的政治风气开始变差,给唐玄宗后期政治混乱埋下伏笔。也正因如此当时狄仁杰的出现,算得上是一颗黑夜里闪亮的明星。
但即使这样,武则天依然是了不起的皇帝,她“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除去农业技术大发展的明清,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超高人口增长率,即使讨厌武则天的人再怎么黑,这种惊人数据是不容否认的硬道理。武则天即便是朝堂上如何搅风搅雨,人民始终是受益匪浅的。其次,武则天推动了科举的进步和全民化,科举的创意来源于隋文帝,但具体的实施,规章和扩展到全民阶层主要功臣是隋炀帝。唐太宗改良继承,最后是武则天将其彻底扎根于平民,并且增加了武举。后来号称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因为武则天和大士族政治上属于天然敌对,需要平民精英的介入,所以武则天对科举的平民化推广堪称史无前例,这都是她巨大的功绩。
至于她宠爱男宠,收下女儿的姘头根本不影响评价,历代好色皇帝有的是,只要老百姓获实利,这都不是事。而且武则天很有分寸,除了最后生涯末年岁数太大老糊涂外让二张兄弟干政外,几十年从政都没让男宠干扰过政治。对她来讲...这些男人充其量是充气娃娃而已。
但黑历史也不容易否认,武则天滑稽的周朝,几乎杀光所有唐朝优秀的二代将领,导致唐朝丧尸大量土地甚至差一点亡国,政治混乱连宰相都换了73个导致政治风气变差,最后又可笑的以孝道保护自身安全回归唐朝(你杀儿子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孝道),都让她成为一个天使和恶魔的矛盾体,她也许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泰山立下无字碑——功过后人评,无论好坏都是历史的尘埃——武则天要怎么评。需要每个人自己来判断,但她的好和她的坏,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样的矛盾也让她额外的难以评价。
而最后武则天的评价整体向好,其原因莫过于她出色的内政能力导致的人口爆炸式增长,平民享受科举的上升渠道,让老百姓受益匪浅。无论朝堂和领土的损失,人民终是得到了她大量的恩惠,这也是她得以位列名君之席的重要原因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