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的现实意义

 我来答
Y但偏偏風漸漸Y
2022-11-17 · 超过7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孟子的性善论的现实意义如下: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人的善良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之所以会变坏,就是接触了坏的环境,估计是孟子本身的经历让他加深了这方面的认识,因为“孟母三迁”典故大家都知道,善良的本性,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受欢迎的,都是值得提倡的。

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很积极而且很重要,人人都善良,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像天堂一般。

第一,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了天然合理性的依据。

儒家在价值观上主张仁义道德,如果认为它是“顺”人性的,那就是性善论,或倾向于性善论;如果认为它是“逆”人性的,那就是性恶论,或倾向于性恶论。

孟子强调仁义道德是“顺”人性,符合人性发展的,这就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了天然合理性的依据。如果认为仁义道德是“戕贼”、违逆人性的,那就使仁义道德失去了天然合理性,使其成为反人性的。

因此,孟子就批评告子说:“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认为“以人性为仁义”,就像“以杞柳为桮棬”一样,是违逆人性的,这在孟子看来就是祸害仁义了。

第二,孟子的性善论对于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一种批判意识。

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反驳告:“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用“水之就下”比喻“人性之善”。水是往下流的,这是水的本性。而人性“无有不善”,就像水性是往下流一样。但是水也可往上流,这是外“势”使之然,如“搏而跃之”,可使谁超过人的额头;“激而行之”,谁也可使在山上流。

这不水的本性使之然,而是“其势则然也”。孟子说人也“可使为不善”,但这并非人的本性使之然,而是由违逆人性的外“势”即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因此,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包含着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批判意识,同时也为改变这种社会现实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孟子批判当时的社会现状:“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因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惟救死而恐不赡”,所以无暇“治礼义”,这是由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执政者应对此负责任。

针对此,孟子提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又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这也是说,民可使为不善,有的还触犯刑律“陷于罪”,孟子认为这是因为民无“恒产”遂无“恒心”,责任是要由执政者来负,从原则上说,民是无辜的。

执政者对犯了罪的老百姓“从而刑之”,这是“罔民”,就像张着大网来捕鸟一样。如果“仁人在位”,首先应使人民有“恒产”,而不能张着大网来捕民。这里显然有孟子对不良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

第三,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思想奠定了道德基础。

人之性善,也为“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奠定了道德基础。人民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民最有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无暇“治礼义”,甚至会“放辟邪侈”“陷于罪”,这不是因为人民的本性使然,而是因为无恒产遂无恒心,生活困苦,“惟救死而恐不赡”。

如果要使民“治礼义”,那就要首先“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在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故民之从之也轻”,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了。

第四,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以德治国奠定了人性论的基础。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这就是儒家的以德治国的思想。如果问,为什么以德治国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孔子的思想中,他的人性论根据就是“性相近”,“有教无类”,人皆可教,人都是可以接受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

这在孟子的思想中,就是人性之善,以德治国是符合、顺遂人性的正常发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