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简介及详细资料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如何划分,史学界尚不统一,存在争议。
观点一:定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文物春秋战国时期文物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郭沫若。其依据主要是《史记·六国年表》据《秦记》从是年开始,列魏、韩、赵、楚、燕、齐六国年表。
观点二:定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4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范文澜、吕振羽、白寿彝、张传玺等人。其依据主要是《资治通鉴》起于该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观点三:定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54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赣南师范学院的罗勇。其主要依据是《左传》、《国语》的下限和《战国策》的上限都是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而三分其地。
变革时期
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制经济的代表--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一封建经济的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方式上,分封制逐步没落,郡县制渐渐出现;并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帝制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文化融合的进程。
改革变法
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⒈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⒉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⒊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齐桓公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变法
⒈魏国李悝变法,李悝辅佐魏文侯,变法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文物春秋战国时期文物
政治上,打击旧贵族,无功不受爵。经济上,发展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制定《法経》维护郡县政权。
结果巩固了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
⒉楚国吴起变法,吴起辅佐楚悼王,变法内容:
政治上,实行三世无功而收爵禄。裁汰冗官。军事上,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建立武卒制。
结果使楚国由弱转强,但楚悼王死后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变法失败。
⒊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以"术"治天下,主张依法办事。
⒋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和350年,商鞅辅佐秦孝公,进行两次变法。
⑴废井田,开阡陌。⑵奖励军功,军功爵制。⑶推行县制,实行连坐。⑷迁都咸阳,制定秦律。⑸统一度量衡。⑹焚诗书,禁游学。
影响: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变法触及旧贵族利益,商鞅被处死,但新法却深入人心。
文化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为"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