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辩论赛——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
帮朋友找的,她是正方一辩,该怎么办?最好能帮忙总结下,各位大侠帮帮忙,好的追加分麻烦大家详细点,要是能把论点也说出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帮朋友找的,她是正方一辩,该怎么办?最好能帮忙总结下,各位大侠帮帮忙,好的追加分
麻烦大家详细点,要是能把论点也说出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展开
麻烦大家详细点,要是能把论点也说出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辩论赛的辩词可以借鉴但决不能抄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重要的是自己一方有一条清晰,明确的思路。
正一辩辩词: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今后几天里就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和各位做一番探讨。
什么是文学?《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其内容可以涵盖国家、社会、人文、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表现形式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反映时代生活,记述了时代最核心的动态。
什么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是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什么是文学名著?“名著”有两层含义:1.作者是名人。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2.作品历经很长时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考验。历久弥新,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散发出其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才能称的上名著。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闲暇时沏一杯茶,捧一卷书,悠闲惬意的阅读。读的什么书呢?武侠、言情、侦探、科幻,甚至是连环画。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阅读。
还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通俗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不仅是二者定位不同的必然,更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是不争的事实。
另附:
反一:尊敬的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非常庆幸能有这次机会,来探讨文学名著和通俗文学谁影响大的问题。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文学名著.所谓文学名著,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他们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佳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文学名著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传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的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文学名著的影响,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再其次,今天我方强调的是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浦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见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我们感谢名著,呼唤名著,倡导名著,热爱名著。
我方确信:文学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感谢反方一辩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正方二辩出场:
正二:尊敬的各位来宾、对方辩友、主持人:
大家好!
前面我方和对方的一辩都进行了立论,从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对方洋洋洒洒、诗情画意,可内容呢?是空洞、片面而且教条的。我方详细地给出了文学、通俗文学以及名著的定义,而对方只是阐述了什么是名著,而且说的并不完整。最夸张的是,对方将名著的作用无限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似乎没有了名著,社会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这是一种荒谬的论断,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不禁要问:在文学尚未产生的年代,难道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就一直停滞不前了吗?
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文学名著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整个文学范畴,也不能替代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文学只影响着我们的精神领域,丰富着我们的思想,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在我们的精神领域,究竟是通俗文学,还是名著的影响更大一些呢?
当然是通俗文学!
整个文学范畴就像是一座金字塔,通俗文学是下面厚重的基石,占据着这座金字塔的主体,是这座金字塔的支撑,而名著则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没有众多的通俗文学的积累,哪来的文学名著?通俗文学的影响,才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就连那些名著的作者,那些大文豪,不也是经过了“读书破万卷”之后,才“下笔如有神”吗?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接触更多的,是这座金字塔的主体,而不是塔尖,毕竟塔尖太高了,那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企及的。看名著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读懂的能有几个?拿过来一部《莎士比亚大全集》,请问对方辩友,你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吗?你能说出它对你的影响有多大吗?
综上所述,世界上先有通俗文学,后有文学名著,通俗文学是浩瀚无际的宇宙,名著是宇宙中的点点星辰,通俗文学对我们的影响是普遍的,广泛的,而名著对我们的影响是局限的、提高的,所以,我方认为:通俗文学的影响要大于文学名著!
感谢正方二辩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反方二辩选手发言:
反二: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前提是我们并不否认通俗文学的作用,也无意放大名著的作用,更无意将之绝对化,只是说文学名著影响比通俗文学大,这一点再次明确告知对方。
文学名著无一不是文化的精粹,历经风雨沧桑的考验,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点我很高兴大家没什么异议。但对方辩友称“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的观点则完全是错误的,可以说:只要是精品,任何人的作品都有可能成为名著!“归家但恐翁姑责,窃取金杯当照凭”这样的词句能流传至今,其作者我们只知道是一个窃杯的平凡女子,更不用说《诗经》“风”部中的作品了。
对方辩友认为通俗文学“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我方不敢苟同。众所周知,通俗文学难以登大雅之堂。如果非要说其“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未免过于牵强,实乃民族的不幸!人类的悲哀!
有一份教案中这样描述通俗文学的特点,一是内容的凡俗,二是形式的浅显,三是效应的快适。
其相对应的阶层主要是中下层的人群。其表现形式最初的就是民歌戏曲,还有就是如对方所言的武侠言情等。
要比较影响的大小,我想无非是比较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长短与大小。
文学名著是历史的凝粹,其文化内涵是得到世人公认的,其教化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的警句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是出自《论语》,但其影响可说无处不在了。加之《论语》这样的儒家经典,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的限制,为全世界所认知和认同了。且名著都是历史的积淀,其生命力绝不是几十年、几百年,而直至永恒,更不受地域、民族或朝代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时间与空间都可能无限的,非通俗文学可以比拟的。
而通俗文学往往具有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大都有较强的地域(地方)性,同时,通俗文学因其“俗”之特点,生命力大都不强,有的传播时间如秋蝉般短暂。当然,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某一区域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注定了其影响必定是有限的。
对方辩友举了一个《莎士比亚大全集》的例子,来否认名著的影响。其一,这毕竟是外国作品,中国人研究毕竟不如其本民族研究透彻;其二,一本《红楼梦》至今无人敢说能研究透,更何况是外国人的一部全集(不是某一独立作品),是不是太为难人了?其三,名著有精髓,通俗文学有多少有精髓?可见对方辩友更多的给人以一叶障泰山的感觉!
其实就文学“名”著字眼而言,所谓“名”,就是名气足够大,影响足够远的意思,否则也就不是名著了!
感谢反方二辩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正方三辩出场:
正三:各位辩友大家好!
就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的观点,我谈几点看法。
一、通俗文学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通俗化是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俗文学源自寻常百姓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刘恒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例,作品通过俗人、俗事儿、俗语展现出草根阶层真实的生存状态,深受各阶层广大读者的喜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有共鸣,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影响力就大。通俗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普希金说过:“俗语曾经是必须和文语分开的,但后来两者接近起来,而这就给了我们表达我们思想的巨大力量。”语言文字是文学的表现工具,它的通俗化昭示着文学要走一条不断通俗化的道路。通俗是文学的生命。通俗文学是文学的根!其影响力也必然大于名著。
二、大多数名著诞生之初就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具有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优势。
今日文学最主要的形式是小说。小说产生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通俗”的烙印。《汉书?艺文志》“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于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于民间,其书故当甚夥,而史志皆不录。”小说自上古神话,志怪笔记发展至初具模样时,为正统所不屑。大多数文学名著诞生时就是通俗文学。
一提到名著,我们大都会想到小说、诗词、还有一些政论和散文,数量也屈指可数。而通俗文学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诗词、戏剧、曲艺、童话寓言、歌谣、民谚等等。数量上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影响力当然比名著大。
三、关于对方观点的探讨。
1.“文学名著无一不是文化的精粹”这话我还是有些“异议”的。有“名”不见得就是“精粹”。《我的奋斗》够有名,可那是纳粹的精神统治工具,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垃圾!
2.很高兴对方提到《诗经》中的“风”部,民歌不正是通俗文学的代表吗?
3.“ 众所周知,通俗文学难以登大雅之堂”难道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以“雅”和“俗”的标准来界定吗?
4.对方提到的《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先师言行的一部作品。圣人虽有“信而好古”的自供,但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圣人无常师,不耻下问。学习时从来都是眼睛向下的。通俗文学对“圣人”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
5.“通俗文学因其“俗”之特点,生命力大都不强,有的传播时间如秋蝉般短暂。”文学名著也多有散失呢!以《战国策》为例,成书时有三十三篇,到北宋时已经散佚十一篇,由曾巩补足。且该书多是后人伪作!更有些名著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书了。谁见过《三坟》、《五典》?
我们不否认名著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先师言行的一部作品。圣人虽有“信而好古”的自供,但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圣人无常师,不耻下问。学习时从来都是眼睛向下的。通俗文学对“圣人”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
PS:
另外在土豆网上也有这个辩题的视频,可以自己去找。
(09科大辩论半决赛第二场)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哪个影响大
正一辩辩词: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今后几天里就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和各位做一番探讨。
什么是文学?《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其内容可以涵盖国家、社会、人文、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表现形式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反映时代生活,记述了时代最核心的动态。
什么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是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什么是文学名著?“名著”有两层含义:1.作者是名人。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2.作品历经很长时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考验。历久弥新,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散发出其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才能称的上名著。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闲暇时沏一杯茶,捧一卷书,悠闲惬意的阅读。读的什么书呢?武侠、言情、侦探、科幻,甚至是连环画。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阅读。
还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通俗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不仅是二者定位不同的必然,更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是不争的事实。
另附:
反一:尊敬的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非常庆幸能有这次机会,来探讨文学名著和通俗文学谁影响大的问题。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文学名著.所谓文学名著,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他们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佳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文学名著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传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的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文学名著的影响,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再其次,今天我方强调的是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浦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见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我们感谢名著,呼唤名著,倡导名著,热爱名著。
我方确信:文学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感谢反方一辩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正方二辩出场:
正二:尊敬的各位来宾、对方辩友、主持人:
大家好!
前面我方和对方的一辩都进行了立论,从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对方洋洋洒洒、诗情画意,可内容呢?是空洞、片面而且教条的。我方详细地给出了文学、通俗文学以及名著的定义,而对方只是阐述了什么是名著,而且说的并不完整。最夸张的是,对方将名著的作用无限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似乎没有了名著,社会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这是一种荒谬的论断,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不禁要问:在文学尚未产生的年代,难道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就一直停滞不前了吗?
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文学名著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整个文学范畴,也不能替代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文学只影响着我们的精神领域,丰富着我们的思想,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在我们的精神领域,究竟是通俗文学,还是名著的影响更大一些呢?
当然是通俗文学!
整个文学范畴就像是一座金字塔,通俗文学是下面厚重的基石,占据着这座金字塔的主体,是这座金字塔的支撑,而名著则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没有众多的通俗文学的积累,哪来的文学名著?通俗文学的影响,才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就连那些名著的作者,那些大文豪,不也是经过了“读书破万卷”之后,才“下笔如有神”吗?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接触更多的,是这座金字塔的主体,而不是塔尖,毕竟塔尖太高了,那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企及的。看名著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读懂的能有几个?拿过来一部《莎士比亚大全集》,请问对方辩友,你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吗?你能说出它对你的影响有多大吗?
综上所述,世界上先有通俗文学,后有文学名著,通俗文学是浩瀚无际的宇宙,名著是宇宙中的点点星辰,通俗文学对我们的影响是普遍的,广泛的,而名著对我们的影响是局限的、提高的,所以,我方认为:通俗文学的影响要大于文学名著!
感谢正方二辩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反方二辩选手发言:
反二: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前提是我们并不否认通俗文学的作用,也无意放大名著的作用,更无意将之绝对化,只是说文学名著影响比通俗文学大,这一点再次明确告知对方。
文学名著无一不是文化的精粹,历经风雨沧桑的考验,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点我很高兴大家没什么异议。但对方辩友称“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的观点则完全是错误的,可以说:只要是精品,任何人的作品都有可能成为名著!“归家但恐翁姑责,窃取金杯当照凭”这样的词句能流传至今,其作者我们只知道是一个窃杯的平凡女子,更不用说《诗经》“风”部中的作品了。
对方辩友认为通俗文学“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我方不敢苟同。众所周知,通俗文学难以登大雅之堂。如果非要说其“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未免过于牵强,实乃民族的不幸!人类的悲哀!
有一份教案中这样描述通俗文学的特点,一是内容的凡俗,二是形式的浅显,三是效应的快适。
其相对应的阶层主要是中下层的人群。其表现形式最初的就是民歌戏曲,还有就是如对方所言的武侠言情等。
要比较影响的大小,我想无非是比较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长短与大小。
文学名著是历史的凝粹,其文化内涵是得到世人公认的,其教化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的警句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是出自《论语》,但其影响可说无处不在了。加之《论语》这样的儒家经典,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的限制,为全世界所认知和认同了。且名著都是历史的积淀,其生命力绝不是几十年、几百年,而直至永恒,更不受地域、民族或朝代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时间与空间都可能无限的,非通俗文学可以比拟的。
而通俗文学往往具有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大都有较强的地域(地方)性,同时,通俗文学因其“俗”之特点,生命力大都不强,有的传播时间如秋蝉般短暂。当然,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某一区域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注定了其影响必定是有限的。
对方辩友举了一个《莎士比亚大全集》的例子,来否认名著的影响。其一,这毕竟是外国作品,中国人研究毕竟不如其本民族研究透彻;其二,一本《红楼梦》至今无人敢说能研究透,更何况是外国人的一部全集(不是某一独立作品),是不是太为难人了?其三,名著有精髓,通俗文学有多少有精髓?可见对方辩友更多的给人以一叶障泰山的感觉!
其实就文学“名”著字眼而言,所谓“名”,就是名气足够大,影响足够远的意思,否则也就不是名著了!
感谢反方二辩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正方三辩出场:
正三:各位辩友大家好!
就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的观点,我谈几点看法。
一、通俗文学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通俗化是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俗文学源自寻常百姓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刘恒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例,作品通过俗人、俗事儿、俗语展现出草根阶层真实的生存状态,深受各阶层广大读者的喜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有共鸣,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影响力就大。通俗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普希金说过:“俗语曾经是必须和文语分开的,但后来两者接近起来,而这就给了我们表达我们思想的巨大力量。”语言文字是文学的表现工具,它的通俗化昭示着文学要走一条不断通俗化的道路。通俗是文学的生命。通俗文学是文学的根!其影响力也必然大于名著。
二、大多数名著诞生之初就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具有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优势。
今日文学最主要的形式是小说。小说产生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通俗”的烙印。《汉书?艺文志》“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于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于民间,其书故当甚夥,而史志皆不录。”小说自上古神话,志怪笔记发展至初具模样时,为正统所不屑。大多数文学名著诞生时就是通俗文学。
一提到名著,我们大都会想到小说、诗词、还有一些政论和散文,数量也屈指可数。而通俗文学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诗词、戏剧、曲艺、童话寓言、歌谣、民谚等等。数量上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影响力当然比名著大。
三、关于对方观点的探讨。
1.“文学名著无一不是文化的精粹”这话我还是有些“异议”的。有“名”不见得就是“精粹”。《我的奋斗》够有名,可那是纳粹的精神统治工具,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垃圾!
2.很高兴对方提到《诗经》中的“风”部,民歌不正是通俗文学的代表吗?
3.“ 众所周知,通俗文学难以登大雅之堂”难道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以“雅”和“俗”的标准来界定吗?
4.对方提到的《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先师言行的一部作品。圣人虽有“信而好古”的自供,但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圣人无常师,不耻下问。学习时从来都是眼睛向下的。通俗文学对“圣人”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
5.“通俗文学因其“俗”之特点,生命力大都不强,有的传播时间如秋蝉般短暂。”文学名著也多有散失呢!以《战国策》为例,成书时有三十三篇,到北宋时已经散佚十一篇,由曾巩补足。且该书多是后人伪作!更有些名著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书了。谁见过《三坟》、《五典》?
我们不否认名著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先师言行的一部作品。圣人虽有“信而好古”的自供,但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圣人无常师,不耻下问。学习时从来都是眼睛向下的。通俗文学对“圣人”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
PS:
另外在土豆网上也有这个辩题的视频,可以自己去找。
(09科大辩论半决赛第二场)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哪个影响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