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作用有哪些

 我来答
金融思维17
2022-11-05 · TA获得超过12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2万
展开全部
问题一:审计有哪些作用 他的社会作用是: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社会工程。审计工作应当按照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审计的作用主要应当表现在:一、切实做好财政审计,以促进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把“三农”问题作为审计重点,促进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三、做好环保审计,促进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四、突出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落实科学发展观;五、做好社保审计,充分发挥好社会 “稳定器”作用;六、把监督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七、推进诚信建设[关键字]审计 监督 保障 和谐社会
内部作用: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它与会计有本质的区别。会计的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企业和单位的资金运动,而审计是监督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其内容不仅包括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工作,而且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内部审计是由本单位、部门内部专职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审计,直接对本单位负责人负责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其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部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来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也越来越重要,它是目前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内部审计具有三大作用。
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能证实企业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和完整,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
企业发展和壮大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的不完善,可能会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漏洞。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健康进行和促进资金良性循环,内部审计便是一剂良方。具体来说通过对内部法规控制制度评审可以确认企业收入来源与支出是否合法;对内部工作流程、授权批准、业务记录的检查、评审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适用、有效。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各项财产物资实地盘点清查可以保证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对债权债务及权益进行查证核实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内部审计能促使被审计公司和相关人员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堵塞财务漏洞,确保公司的经营方针、策略、政策以及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监督、检查、审核可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的营运应做到投入经济性、运转效率性、产出效果性。通过对企业各项计划目标和投资方案的审查和评价就可以判断其投入是否经济、合理和可行;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取证、分析、评价,可以确认其运转的速度率和最终获得的效果。从而查清被审计公司存在的问题,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营现状;证实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决策资料。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是监督管理而不直接行使经济管理权(特殊授权情况除外),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达、管理越重要,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越突出、效果越明显。

二 ) 审计的促进作用
审计通过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等手段 , 来促进、服务宏观经济调控 , 促进微观经济管理 , 以助于国......>>

问题二:审计有哪些作用? 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审计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及财经法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促使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2、防护作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保护合法、抑制非法,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鉴证作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经济效益、内部法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等方面作出公正的评价和鉴证,特别是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必须依靠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
4、参谋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各部门、各单位具有一定的经营自 *** ,领导进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部门、单位的经营成败。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随时进行监督,以判断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修正,以确保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使部门、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发展。
5、审计的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自己的审计活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部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收支等进行系统的审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地作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改进财务管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6、审计的评价、鉴证职能。
虽然内部审计在独立性与权威性方面逊色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但其在本部门、本单位仍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在一定范围内,它的客观、公正性是可信的。所以,一方面它受国家审计的委托,或是根据各级 *** 的法令,可以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鉴证;另一方面,它可以接受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其他部门或按照审计计划的安排进行审计,进行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

问题三:审计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和作用 审计就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主要目的能够明晰资金的流向,作用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预防腐败和徇私舞弊行为。

问题四:审计的重要性是什么?从哪些方面理解? 审计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绩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合理判断审计的重要性应从七个方面理解:
1、以往的审计经验。
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的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的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个报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并集,另一方面,报表使用人主要根据报表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故应将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较广,比如,既经营房地产、又经营电器,还经营其他业务,由于其经营范围较广,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故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出错,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应将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5、错报漏报的性质。
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漏报、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等,不论其错报漏报的金额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将其视为是重要的。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人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
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人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个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得不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7、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做出反应的信号。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

问题五:审计工作底稿有哪些主要作用 (一)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二)审计工作底稿是评价考核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并明确其审计责任的主要依据;(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质量控制与监督的基础;(四)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作用

问题六:什么是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在审计时对被审计单位发生错误的容忍程度。在重要性以下的,可以省略(但并不表示这肯定不重要)。举个例子,比如对某一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根据规模确认的重要性是10万,那么,在审计时,重点关注10万以上的事项就可以了(当然要包括同一项目累计达到10万的),而像低于10万的业务就可以省略(比如企业一项费5万元的费用计入预付账款),当然如果这项费用从资产调入费用导致企业从盈利变成亏损,将不再适用重要性原则。

问题七:什么是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 *** 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重要性:
1、以往的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的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的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个报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并集,另一方面,鸡表使用人主要根据报表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故应将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较广,比如,既经营房地产、又经营电器,还经营其他业务,由于其经营范围较广,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故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出错,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应将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5、错报漏报的性质。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漏报、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等,不论其错报漏报的金额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将其视为是重要的。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人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人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个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得不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7、会计报表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做出反应的信号,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

问题八:公司内部审计有什么作用?包括哪些内容?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领导负责,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地说,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情况,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内部审计已经从一般的查错防弊,发展到对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涉及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确定本部门、本单位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法令,又可以确定部门内部的各项制度、计划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内部审计所搜集到的信息,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销售市场等,或发现的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都是领导作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促进部门、单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部门、单位的活动不仅要受到国家财经政策、财政制度和法令的制约,而且要遵守本部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通过这种自我约束性的检查,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三)促进本部门、本单位改进工作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内部潜力,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维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经济权益
同外部审计一样,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确定各个受托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也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内部审计通过查明各责任者是否完成了应负经济责任的各项指标(诸如利润、产值、品种、质量等),这些指标是否真实可靠,有无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等,既可以对责任者的工作进行正确评价,也能够揭示责任人与整个部门、单位的正当权益,有利于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经济权益。
(五)监控财产的安全,促进部门、单位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
财产物资是部门、单位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内部审计通过对财产物资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指出财产物资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或提醒有关部门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努力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实现其保值、增值。
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内部审计人员正是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审计来促进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的。一般地,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公司财务收支审计
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二、经济效益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

问题九:审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是什么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如果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就可认为重要,否则就不重要。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是一个数量门槛或金额临界点。

审计实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计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审计抽样愈加普遍,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在审计抽样确定样本规模及评价抽样结果时显得异常重要。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三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由于审计费用预算与时间预算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测试范围,使审计人员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

问题十:简述审计重要性包括哪些适用范围求解答 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同。这个特定的环境包构企业的规模
处的行业、企业所处的会计期间、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等。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与其重要性水平的相对比率成反方向,即,规模越大的企业,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越低;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与重要性水平成反方向,即和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范围越广,其重要性水平越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