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个回答
2017-10-3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之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按照学段、年级合理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掌握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难发现,教材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如第一学段:“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呈现方式为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想法。”第二学段: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面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如“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
2、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以教材为依托,把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与教材相结合。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改变“唯语文”的教育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为综合性学习找准“结合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有一组课文安排了一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收集有关动物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资料。再趁此机会开展动物过冬知识竞赛、动物趣闻交流会、编人和动物童话故事等关于动物的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对这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通过看课外书籍、上网、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以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编写故事,画说唱跳,热烈地交流,学生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又如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一”是关于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秋游、送给教师节的礼物、诗歌积累等。恰好《品德与生活》中也有《美丽的秋天》这一课,综合实践活动又有《秋天的乐趣》这一内容,何不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呢?于是,我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浓浓的秋的气息。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并将采集来的物品进行归类;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并用美丽的树叶贴画作为教师节的礼物。美术课上,同学们和秋天一起玩,用树叶、花朵、种子贴画,画自己喜欢的树叶,和同伴一起用秋天的物品装饰黑板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放”,鼓励、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挥特长。
2、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等,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要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语文第五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了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与民族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夸自己心爱的小学,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品德与生活课上,学生制作了《校史报》,为学校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校园”,还发挥想象画下了“未来的校园”,并配上了精美的设计说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深深的爱。这样的活动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视野。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语文第六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爸爸妈妈的账单”;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请近期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共庆生日。这些活动内容,有的是这一单元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学”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向亲人邻居了解”、“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等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为父母做一张感恩卡”、“为父母庆生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实现了教师“教”学课文、阐述文本、培养能力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体会真情、提高能力的有机整合。
(二)密切关注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1、课堂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陶老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如针对兰州的快速发展,我引导学生开展了《美丽的兰州我的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等,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以采用画画、制作电子小报、当导游、当记者、举办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习的成果。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如我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可以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让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了“话说金城兰州”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兰州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兰州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的,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商厦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兰州而骄傲,我应为兰州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
(三)实施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喜悦,体现激励性。
1、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可以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教师或家长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档案袋中的活动成果等,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分享进步的喜悦。
2、注意增强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活动的喜悦,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注重使其形成综合素质,而不能侧重于看学习结果。既要注重学生的量化成绩指标,又要把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如何,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探究的能动性如何,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等,从上述几个层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评价方案也要呈多样化,如我在开展《走进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就采用了多种的评价方案:A、最佳作品评价方案: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课中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针对其制作或设计的态度、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B、演讲评价方案:采取演讲的形式是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参加这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体会,重点围绕“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我在哪些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我最喜欢参加哪方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口头陈述,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做合理的评价。C、评议表:在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评价学生的水平。只有采取多渠道的评价,才能全面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采取鼓励方式对学生优点加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多元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才会春风化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
一、按照学段、年级合理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掌握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难发现,教材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如第一学段:“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呈现方式为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想法。”第二学段: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面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如“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
2、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以教材为依托,把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与教材相结合。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改变“唯语文”的教育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为综合性学习找准“结合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有一组课文安排了一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收集有关动物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资料。再趁此机会开展动物过冬知识竞赛、动物趣闻交流会、编人和动物童话故事等关于动物的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对这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通过看课外书籍、上网、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以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编写故事,画说唱跳,热烈地交流,学生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又如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一”是关于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秋游、送给教师节的礼物、诗歌积累等。恰好《品德与生活》中也有《美丽的秋天》这一课,综合实践活动又有《秋天的乐趣》这一内容,何不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呢?于是,我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浓浓的秋的气息。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并将采集来的物品进行归类;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并用美丽的树叶贴画作为教师节的礼物。美术课上,同学们和秋天一起玩,用树叶、花朵、种子贴画,画自己喜欢的树叶,和同伴一起用秋天的物品装饰黑板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放”,鼓励、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挥特长。
2、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等,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要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语文第五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了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与民族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夸自己心爱的小学,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品德与生活课上,学生制作了《校史报》,为学校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校园”,还发挥想象画下了“未来的校园”,并配上了精美的设计说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深深的爱。这样的活动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视野。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语文第六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爸爸妈妈的账单”;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请近期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共庆生日。这些活动内容,有的是这一单元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学”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向亲人邻居了解”、“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等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为父母做一张感恩卡”、“为父母庆生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实现了教师“教”学课文、阐述文本、培养能力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体会真情、提高能力的有机整合。
(二)密切关注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1、课堂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陶老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如针对兰州的快速发展,我引导学生开展了《美丽的兰州我的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等,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以采用画画、制作电子小报、当导游、当记者、举办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习的成果。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如我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可以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让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了“话说金城兰州”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兰州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兰州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的,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商厦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兰州而骄傲,我应为兰州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
(三)实施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喜悦,体现激励性。
1、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可以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教师或家长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档案袋中的活动成果等,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分享进步的喜悦。
2、注意增强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活动的喜悦,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注重使其形成综合素质,而不能侧重于看学习结果。既要注重学生的量化成绩指标,又要把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如何,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探究的能动性如何,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等,从上述几个层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评价方案也要呈多样化,如我在开展《走进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就采用了多种的评价方案:A、最佳作品评价方案: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课中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针对其制作或设计的态度、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B、演讲评价方案:采取演讲的形式是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参加这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体会,重点围绕“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我在哪些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我最喜欢参加哪方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口头陈述,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做合理的评价。C、评议表:在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评价学生的水平。只有采取多渠道的评价,才能全面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采取鼓励方式对学生优点加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多元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才会春风化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