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电影《猫鼠游戏》?
《猫鼠游戏》在“童年”和“家庭关系”这层文本的梳理上,处理得十分巧妙。只消Frank一次两次铤而走险地和父亲见面、不断地写信,并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要恢复家庭的荣耀”,其犯罪动力和初衷就昭然若揭。
但从父亲选择的职业和拒绝崭新的新款凯迪拉克即可看出:在司法制度下没玩儿明白的父亲,已经元气大伤,根本无福消受儿子靠天才般的犯罪得来的“累累硕果”。
在这层文本中,家庭对Frank进行了2次放逐:恩爱父母的放逐&启蒙自己“以骗为生”的父亲的放逐。当然,凭借这条故事线,能从这部电影中提炼出很多有关教育的问题,但其实这只是所有文本层次中的最表面之所在。
而Frank的孤独则体现在和追捕他的警察雷打不动的“圣诞电话”。试想,何种程度的无人可说,会驱使一个人不断地在固定时间去主动和追捕自己的人沟通?一方面为了宣泄节日的仪式感和排解往昔带来的落寞,一方面又是提醒对方千万不要忘了自己——就像一个不断用违规小动作引起老师注意的坏学生,只是想引起注意而已。
扩展资料
Frank第一次展露“才华”的地方,是在学校的课堂上:代课老师的姗姗来迟给了他可钻的空子。神奇的是,学生们居然毫不怀疑这位看起来和自己年轻差不多的奶油小生,而之前对Frank恶作剧的学生也甘心接受处罚。更可笑的地方还在后面,代课老师进门发现自己被取代后,第一反应是逃离而不是约束学生,更没有将这种情况报给上级。
不得不承认,这段情节节奏十分完美的同时,信息量也是意想不到的大。通过一段看似荒唐的闹剧,将学生的麻木和服从、代课老师的“走马观花”以及学校制度的缺漏逐一表现出来。
后来,Frank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发现一身制服就可以让自己免费搭乘飞机。这给了他灵感的同时,其实也给了他“逃离的工具”。一言不合就起飞,飞到哪里看心情——看似荒诞的情节之下,其实影射了60年代航空公司的制度缺陷。当然,还有当时空姐的傻白甜。
2023-08-0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