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否是一部经典作品?宫崎骏成功在哪里?
先说结论,它的巨大成功,主要因为三点:
时代因素、集体努力、宫崎骏个人思想的平衡
第一,时代因素
《千与千寻》选择的题材,与时代是相呼应的。
上世纪末,EVA的爆红,反应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集体意识需求。王道作品固然受欢迎,但是那些勇敢、积极、进取的角色,越来越难以在新千年的孩子身上得到共鸣与认可。同时,当时日本动画的“宅气”并不浓重,来自作品受众的限制几乎不存在。
拿宫崎骏的话来说——“还没有一部真正给十岁孩子看的作品”。十岁的孩子并没有神奇的冒险,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情,他们无知、弱小且懦弱,“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幸福”。
于是,宫崎骏创作了他作品中第一位怯懦、软弱、犹豫的主角——荻野千寻,这位少女相较于其他宫崎骏作品的女主角来说甚至有些丑陋。
光是怯懦、犹豫的主角,是无法获得广泛认可的。宫崎骏切入点的妙处就在于,荻野千寻这位少女没有沾染其他众多软弱主角优柔寡断、令人厌恶的矫情元素,也没有变成只挂着一张软弱的外在实际还是“光伟正”的理想角色。
说穿了,宫崎骏选择的这个故事是——
千寻她很棒,但换作是你,你也可以办到!
充满狂想,却脚踏大地。《千与千寻》找到了当时社会群体的共同欲求,选择了最佳的角度切入,这是它获得广泛认同和赞誉的最基本。
同时,此时的日本动画开始确实地在国际上受到关注。
在《千与千寻》之前,以《攻壳机动队》、《幽灵公主》为代表的作品以及在国际上打开了名声。1998年,宫崎骏获得了安妮奖,可以说,世界都在等待着这位巨匠带来他的新作。
第二,集体努力
千寻的成功,绝对不止宫崎骏或者吉卜力的努力与奋斗,还有很多人的集体努力。
首先,它在票房上获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
《千与千寻》当年票房收入高达304亿日元(之后再次小规模上映,又有增长),观影人次高达2350万。这是什么概念?
日本人口约为1.2e,按照比率进行推算,如果换在中国,它会获得(单张票价计30元,中国人口计13亿)——76.4亿人民币票房。
这种级别的票房,单靠作品实力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吉卜力一直的票房号召力,加上强而有力地宣发、排片,让《千与千寻》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票房成功。
其次,国际推广强而有力。
代表就是,它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配图为宫崎骏接受终身成就奖颁奖)
这个“历史第一”,绝不是说仅靠质量就可以拿到手的。
没有那些国外发行商的帮助,千寻是绝绝对对不可能拿下奥斯卡的。
而这些重大奖项,毫无疑问极大促进了《千与千寻》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让它获得了空前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些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它在各个方面的成就。
最后,还是宫崎骏和吉卜力的努力结果。
宣发只是手段,这部作品能到达什么高度,还是要看它的质量。
而《千与千寻》的质量,极其出色。
出色在那里?
它完美的将大气、深邃的世界,浓缩在了一个有些狭隘的怯懦少女的成长故事里。
太厉害了,在观看的时候真的没感觉有多么出色,但细细一想,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废柴主角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发生各种故事,最终获得成长。这种故事在日本动画中有太多太多太多,但那些故事往往不是让观众大呼矫情胃疼就是一龙傲天,让观众看得要么无聊胃疼得要死,要么太空洞脱离实际,要么显得太小家子气。
这些缺点,在《千与千寻》里面连一丁丁点都没有。
“你们能理解他的感受吗?你们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你们能为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吗?他只是个孩子,你这个年纪遇到这种事情不知道会搞砸成什么样子……”
这种话你在《千与千寻》上听说过?
没有,也不可能有。
千寻的害怕、怯懦,显得那么真实、有力,她的努力与成长又深入人心而能搏得共鸣。这是吉卜力与宫崎骏的动画实力的结晶。
千寻拉妈妈的手,开头与结尾两次,一次代表探知未知的恐惧,一次代表畏惧失去与发自内心的珍惜,这每个人都是能自然感受到的。
千寻害怕下楼梯,没有在那里嚷嚷“我好怕啊我好怕啊我不敢下去嘤嘤嘤”,而是默默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地慢慢挪下去,观众感受地非常真切且自然。
千寻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的事件,终于暂时落得一处安身之地,这时候她没有哭,而是突然感到疲惫、困顿而不舒服。休息时独自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却也没有痛苦流泪。反而是看到父母、吃下白龙给的食物的时候才泪如雨下放声大哭。
这一串人物心理的表现,真的是恰到好处而让人击节称叹。人在遭受莫大苦难的时候,往往不会在那里当即就哭得死去活来的。而人在陌生之处与人共处,就算心里再累再苦也是不会宣泄自己情感的。只有遇到自己真正的家人、朋友,心灵得到慰藉和放松,才会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情感。在观影到这个时候,观众紧绷的情绪也随着千寻的嚎啕大哭反而得到了舒缓,转而却勾起了自己心里某块最柔软的地方,会感觉百味杂陈、不可言说。
小时看到这里,只感觉“哎呀,可以松口气了”。而在我打过自己人生中第一份长工之后再看到这里,想到自己工作时受到的种种莫名的委屈,真的是眼泪自然就下来了。
这种片段,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这一组镜头。电车上人来人往,看似热闹非凡但我们却看不清任何一人的脸。列车向远处驶去,千寻和无脸男、宝宝,默默地等待着未知的未来。它并没有叙述多么深刻的内容,但这种镜头看上去,就有着超出于电影作品本身的力量。
《千与千寻》为什么老少皆宜,因为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从里面感受到什么。也许是希望,也许是孤独,亦或者紧张刺激的冒险精神乃至于环保主义。观影后,没人会认为这部作品不是做给孩子的,但也没人会认为这部作品是低幼而无趣的。它不需要过度解读,也不需要刷好几次才能看懂,无论你怎么看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千与千寻》这部作品的情绪,不是主角鬼哭狼嚎或者大吼大叫所激发的。它的情感自然地在流露、自然地在积累、自然地爆发。为什么能如此自然,这都是制作时一点一滴的心血。
这不是偶然,而是宫崎骏深厚的功力与将之实现的吉卜力的实力。宫崎骏当时已经年近六十,对生活和人的观察、思考非常地透彻。
举一个例子,在制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时,宫崎吾朗绞尽脑汁都无法自然地表现女主的“干练、积极”,制作陷入困境。宫崎骏给出的建议是什么?
女主早晨醒过来,三下五除二整齐地叠好被子,噔噔噔噔有力地下楼,身体前倾、大步快步地走路,大声和路边的人打招呼。
看完这一段,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好简单啊。是啊,非常地简单但非常地有用。这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是岁月的沉积。
这种特点,在《千与千寻》里做到了极致。以画面作为绝对的表现核心来推进故事,这一点显著区别于其他动画作品。
在评价宫崎骏的作品特点时,往往会这样说:画面的压服性,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
即,纵使故事剧情不严谨,甚至基本的故事性都有所欠缺,作品依然成立。你完全不会在意“千寻的父母的衣服呢?”、“无脸人把人家都给吃了,就这么跑了?”、“白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种问题,而是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故事之中、按照作品所期望的那样进行观赏。
宫崎骏的作品,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配乐强不强?强。
配音强不强?强。
作画强不强?强。
演出分镜强不强?强。
但是你看完之后,满脑子想得都是这个故事、那个世界、那些人物。第三,宫崎骏个人思想的平衡
宫崎骏的作品虽然老少皆宜,但他总是会试图往作品里加一些“私货”。
私货多了,作品就变得晦涩难懂而不再具备普世性。比如《风之谷》漫画,比如《起风了》,比如《幽灵公主》。他是个悲观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他执着于此,对于作品的杀伤是相当大的。
在前面我们讲的那些优点,在其他宫崎骏作品里没有吗?有,当然有。但为什么《千与千寻》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和赞誉,成为宫崎骏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作呢?
因为它私货少啊。
站在《千与千寻》对立面的,就是《幽灵公主》。《幽灵公主》就是直接用它的故事和内涵把观众砸得头晕眼花、不知所措进而进行思考,它的确优秀,但不够从容和普世。宫崎骏在《幽灵公主》之后,放下了自己的对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思考,以一种从容、宽容、包容的态度进行了艺术创作。
《千与千寻》制作对于“环保思想”的体现,可谓节制而含蓄。点到为止,不深入展开、不影响故事架构。不让作品背负一个过大的主题,留给观众足够的空间、时间去感受故事感情与思想。
宫崎骏思想上的克制和平衡,让《千与千寻》成为了最普世的宫崎骏作品。它的受众之宽泛,内容思想之普世,完成度之高,都让人赞叹不已。
在人生意义
父母是普通的城里人,比较重视自己的快乐,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规矩,适应别人的规矩,也让别人适应自己的规则。爸爸喜欢开快车,妈妈和千寻就得忍受。妈妈喜欢轻松地观赏景色,所以千寻就不可以紧紧抓住她的手。他们要穿过那个阴森的门洞,千寻如果不愿意 跟随,就只能留在车里,千寻怎么想他们根本不想要听。小孩子家家,懂的什么?
他们的管教不会带来快乐,所以千寻的眼睛失去了光泽,爸爸说这里好看,妈妈说那里好看,他们的眼睛只顾看外面,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孤单。孩子的心是童真的,千寻看见花蔫了会伤心,看见石像会害怕,父母的反应却是那么平淡,是他们放弃了和孩子的交流, 错过了与孩子交流的美妙时光。
管教的意思,就是不让孩子给自己惹麻烦。他们是成功的,当他们在没人的店里大吃大喝,千寻不会哭也不会喊,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开。父母一定想:千寻这个孩子可真任性。可正是由于这种任性,才使千寻没有和父母一起,被变成肥头大耳的猪。要说懂事,千寻至 少知道,没经主人的许可,是不可以动别人东西的。单这一点,就比自己父母强呢。
在鬼气森森的街上,父母因为贪吃奉献给神明的食物,被变成了猪。千寻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场面的背后,隐含着宫崎一贯的命题:成年人因为自身的缺陷,注定要被社会淘汰,孩子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2 朋友
只要走出家去,孩子并不孤单,会有追捕她的汤鸟,也会有帮助她的白龙。爸爸妈妈说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可是如果爸爸妈妈都变成了猪,能信赖能依靠的,就只有陌生人了。白龙递过来一个药丸,千寻记得妈妈说过,别人只会给你迷幻药,让你什么都听他的摆布 。对着孤单的小女孩,所有的男人都流着三尺长的口水。
千寻不想要,可伸手去推的时候,自己的手却从白龙的身体穿过,才发现这回真的遇到问题,真的需要别人帮助。在张口的那一瞬间,她学会了信任,才发现友情的种子就埋在自己心里。
随着白龙奔跑,过桥,屏住呼吸,千寻知道,朋友就握在自己手里。虽然因为吃惊,吐了一小口气,朋友依然紧紧拉住自己。飞快穿过那些怪物,躲进小屋还不忘了安慰自己:"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千寻从此懂得,朋友就是不发脾气,就是原谅,宽容和鼓励。
3 锅炉爷爷
魔法油屋的天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工作。不干活,就变猪。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写照:变猪意味着轻松的生活方式,追求轻松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要走"捷径",他们要享受生活,却忘了,没有汗水和梦想,生活就不再是生活。
即使是工作,来的也不容易。锅炉房没人理她,谁也不信她能干活,当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煤块送进锅炉,那些黑黑的搬煤工居然集体罢工,抗议这个人类来抢他们的饭碗。
而不管怎么说,千寻还是凭着勤劳打动了锅炉爷爷。虽然自己不能收留,他还是把千寻介绍给了小玲。千寻慌慌张张往外跑,又受到小玲的训斥:锅炉爷爷那么照顾你,就不会说声谢谢吗?
孩子总是这么毛手毛脚,丢三落四,但是在别人的训斥中,她学会了礼貌。
4 汤婆婆
小玲让她找汤婆婆签约,千寻好象长大了,躲在白白胖胖的蚕神后面,居然也不那么害怕了,走出电梯,居然还对蚕神点头致意。看来千寻真的是懂礼貌了呢。
面对空无一人的走廊,想到自己的命运就要在这里决定,心里不禁充满不安。
三个绿油油的大人头在地上跳着,人头也可以当宠物来养吗?可是,来这里不是观光的,是要为了工作和生存努力争取呀。千寻大胆地说:"请让我在这里工作"随后发现,自己的嘴被汤婆婆用魔法粘住了。
汤婆婆大骂:"你又任性,又爱哭,又笨,这么没用,到底能干什么?"而千寻知道自己一定要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救自己的父母。所以才忍住所有的恐惧,一滴泪也不掉,只是一再恳求:"我想在这里工作",这就是凭心中信念,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狂奔。在 我们的世界上,那些有能力,有想法,有梦想的年轻人,最缺的就是这种坚持。他们工作一不顺利就想跳槽,可跳到哪里都是一样没有机会。那些中层的领导不能容忍新人的能力超过自己,年轻人都不敢为了梦想坚持到底。他们敢辞职,却不敢越级上告,不敢把整个公司闹 的满城风雨。千寻这个小孩,却一直坚持着,最终得到了工作的机会。
5 猪
签契约的时候,自己的名字被夺走,从此,千寻只记得自己叫"千"。白龙和小玲虽然对她很好,但是当着别人的面,就摆出一副冰冷的表情,千寻觉得不好受,好象自己低人一等。好象当着别人关心自己,是件很丢脸的事。
再一想,那些贪吃的人都变成了猪。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地位也和猪差不多吧。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对猪的态度,妈妈一定会捏着鼻子嫌它们臭,这大概就和自己现在的遭遇差不多吧。千寻唯一能做的,只有认真工作,让这些鬼鬼神神明白,人类也不都是象猪一样贪婪, 也有努力工作的好孩子的。
白龙带她去看父母。在猪圈里,爸爸妈妈一动不动地躺着。千寻还以为他们得病了呢,没想到白龙却说,他们只是吃了太饱,睡着了。千寻气得大喊:"你们不要再吃了,会被人宰掉的!"看到父母这种下场,千寻更加坚定了信心:绝不要做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人!
她要象自己的朋友白龙一样,热心帮助别人。白龙帮助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她从此知道,找回自我是一件多么好的事。以后遇到那些迷失本心的人,自己一定要努力帮忙。
当无脸人孤零零地站在雨中,千寻为他留了一扇门。
6 腐烂大人
工作真的很苦,10岁的女孩,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那些大人的。
千寻比别人强的,大概就是尽心。当腐烂大人来洗澡,别人闻到恶臭就躲的老远,千寻却强忍着站在旁边。从腐烂大人手里接钱。又粘又滑的泥浆一起落到手上,千寻一身鸡皮疙瘩,头发倒竖。但还是硬撑着没走。
为了给客人冲凉,千寻在没膝的泥浆里艰难地挪着腿,客人嘴里的臭气扑来,她还是拼命伸手够着拉下了开关,自己还不小心跌进了浴盆。无意中,发现客人身上插着一根刺,她又钻进水里把绳子系上,让大家一起拉。吆喝中,破旧的自行车出来了,乱七八糟的垃圾出 来了,大堆的泥浆也出来了,原来这位客人是河神,被人类污染成了这个模样。
清亮的河神被污染成"腐烂大人",也是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童话。
河神在地上留下了金砂,给小千留下一颗药丸,大笑着离去。正因为小千的努力,隐含着"为人类赎罪"的意思,所以才得到了大家的敬重,汤婆婆也表扬她了呢。
7 无脸人
无脸人变出了金子,当青蛙过来拣,一口就把它吞了下去。别人都抢着送他好酒好菜,只有千寻对着他手里的金子摇头。可是当二掌柜说千寻不懂事,要好好教训她,无脸人又一口把他和一个浴女吞进了肚里。
无脸,是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喜怒哀乐。变金子,是因为别人喜欢,是对别人曲意逢迎。没有自我的人,只有在别人的夸奖和逢迎里才能快乐。而吞下青蛙,则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厌恶:我不该这么下贱,你不该比我更下贱。
这样的人,是现代社会的父母培养出来的。从小教孩子听话,教孩子讨好,教孩子拜金,就是不教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现代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只有花钱才能让他们找到自信,自信不在自己心里,而在别人尊敬的眼神里。 油屋的规则是拜金,有钱就是上帝,这恰恰是现代企业的通病。企业是为普通人服务的,普通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有尊敬和关心。千寻关心无脸人,所以才得到人家的尊重。而二掌柜只关心人家的钱,没有拿出真心和客户相对,所以就被人吞了下去。
宫崎是想通过这小小的情节,让孩子们了解未来社会竞争的规则。拼的不是谁会讨好,而是谁会真诚,谁会关心。大人们都说生意不好做的时候,宫崎在悄悄告诉他们:你们做事情的方法,有一点点问题。
8 朋友
白龙受伤了。朋友救过我,我一定要救我的朋友,于是鼓起勇气,踩着悬空的铁管往前跑,又一层一层爬着铁梯,终于到了汤婆婆的屋里。
这里的巨婴要他陪着玩,三个人头要把白龙推下地洞,汤鸟盘旋着要啄他,千寻真的应付不来了。幸好汤婆婆的姐姐钱婆婆,借着千寻身边的纸鸟现身,把巨婴变成了老鼠,汤鸟变成了乌鸦,三个大人头又变成了巨婴的模样。可她也是要来杀白龙的,千寻和白龙只能无 力地跌下地洞里的深渊。
他们到了锅炉房,锅炉爷爷说:白龙就要死了。千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那个用来救父母的河神药丸,分了一半喂给白龙。这一刻,千寻看清了自己的心,朋友对她来说,比父母更加重要。父母只顾自己变成猪,丢下她孤零零一个人,而朋友,却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 候,挽救了她的生命。
白龙吐出了钱婆婆的魔女印章,这里已经没有千寻可以做的事,她要把印章物归原主。她从父母变成猪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记住: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虽然自己的朋友千方百计才把它偷到手,但是千寻相信,做人应该帮朋友弥补错误,而不是把朋友往错误的深渊里 推。朋友是要走正路的。
9 希望
无脸人把油屋搞的大乱,汤婆婆想让千寻当替死鬼。而千寻的武器,只有心里的爱与关心。无脸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家,忘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甚至连自己的声音都没有,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去了。
这个人需要帮助,千寻不能不管,就把剩下的半个河神药丸塞进了他的口中。半粒药丸,是救父母最后的希望。可无脸人是自己带进油屋的,他需要自己的帮助。因为爱,因为关心,千寻真的为他难过,就把自己仅有的,都付出了。
于是无脸人开始大吐,把山珍海味都吐了,把吃的人都吐了,把讨好,拜金,虚荣这些现代社会的通病,统统吐了个一干二净。这时,他才可以跟着千寻去钱婆婆那里,给千寻帮忙。
钱婆婆问千寻:你知道你还给我的印章,是干什么用的吗?千寻摇头:"我只知道它对您很重要,我替白龙向您道歉。"
这就是孩子的善良,是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的财富,也是这个世界未来的希望。
10 充满期待的旅程
千寻帮助白龙找回了他的名字——琥珀川,白龙也想起了他们当年的相遇。两个人笑着,手拉手在空中飞,泪珠从眼角渗出来,随风飘向天上。
按照魔法世界的规矩,千寻必须从十二头猪里找出自己的父母。它们看起来一模一样,他们都没有千寻心目中父母的亲切与慈祥。千寻心里,想着父母受过苦难变好的模样,于是说:他们不在这里。
魔法契约从此解除,千寻强忍着没有回头,一直追上了父母,才发现,他们还和从前一样,自私,冷漠。只是这时,千寻已经不一样了,她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
片尾,千寻一个人坐上电车。宫崎说:比起无脸男大闹或者和汤婆婆交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坐上电车,展开充满期待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