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解题中如何应用图像法

 我来答
一脉蓝水
2018-05-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一脉蓝水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6000 获赞数:120979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省级教学优秀论文 地市级教学优秀教案 市级校级优秀班主任、象棋航模指导奖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将图象法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可以联系到图象或者图像法能更加有效的诠释物理知识,教师应该做好相关内容的传授。
首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对物理概念、规律、过程等的教学图象化,这样通过平时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对图象有个较扎实、深刻的理解。
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讲解时要做到“三讲”即:讲清、讲全、讲透。其中,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物理意义清晰。讲全——图象所隐含的物理信息讲解全面,例如:图象中的交点、拐点、斜率、面积等分别讲解。讲透——讲解图象时要把之前学过的类似图象一一例举,让学生加以分析、比较其中的区别和共同之处,加深学对图象的理解,避免相关知识的混淆。例如在讲解v-t图象时教师就应该把之前的位移时间(x-t)图象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讲解。
2、挖掘图象与物理过程的联系
在讲解物理过程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图象的能力,教会学生准确理解相应的物理过程在图象中的表示方法,例如:物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时的位移可以用v-t图象的面积表示,电源的内阻r可以用U-I图象的斜率表示等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理解图象的内涵和外延,使对复杂过程的抽象理解转化为清晰、直观的图象认识,使得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巧妙、灵活。例如:变力做功、非匀变速运动、求解交流电的有效值等过程我们都可以用图象法表示出来。
另外,在教学中应注意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讲授匀速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时,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位移的概念,又不结合实际分析,轻易地把该图像理解为物体的运动轨迹。也有少数学生读不懂这类图像,在数学中这是很简单的直角坐标和正比例函数关系,在此有必要对比着讲解。又如讲振动图像时,也有学生把图像与振子的轨迹混淆,振子的振动过程分析不清。学习了波形图后,如果学生自己不理解两类图像的含义,要分清楚振动图像和波形图并不容易。波动看前,振动看后,这些细节之处看起来不重要,然而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数学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最佳例子。实际上解决物理问题关键在于构建物理模型,将实物和文字表述用理想模型和图像表示出来。学生要做到这点,要靠平时多看、多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示范。
上海欧易
2025-09-02 广告
空间代谢组学(Spatial Metabolomics)通过整合质谱成像(MSI)与传统代谢组学技术,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扫描,同步获取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及其在组织或细胞中的空间分布信息(定性、定量、定位),突破了传统代谢组学仅能提供整体水平...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欧易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