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印度的战争堪称传奇却为何不被重视?

 我来答
爱可诗乡原酸7323
2018-06-07 · 超过7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9万
展开全部

其实说是唐朝灭了印度并不准确。其实唐朝并没有针对印度的国家战争行为。所说的灭了印度完全可以说是一次个人行为。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的强盛和对周边国家的震慑力。

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关于唐朝时期一个猛人王玄策的故事。所谓的“一人灭一国”正是这个故事的主体部分。而且彼时的印度也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

关于王玄策灭印度的故事,网上流传着很多的版本,故事内容大同小异。我只简单地说一下这个过程。

王玄策出身不详,在唐朝贞观年间做官,官阶也不高。放眼在整个大唐王朝,甚至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个芝麻绿豆官。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连他的出身和早期经历都没搞清楚。

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却因为出使印度的传奇经历而使其青史留名。唐初武德,贞观年间,印度四分五裂,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天竺。中天竺的国王尸罗逸多,也就是戒日王秣马厉兵,统一了印度北部地区。贞观世年,唐僧玄奘到达印度,受召向戒日王讲述了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和大唐的强盛,这让戒日王甚为神往。贞观十五年,印度的中天竺使者来唐。贞观十七年,王玄策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第一次出使印度,相当于是回访。受到了戒日王隆重的接待。贞观二十一年,唐朝又以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再次出使印度。不料此时的中天竺正发生政变,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发兵擒获王玄策一行,并掠其财物。王玄策感觉自己作为上国使节,无端受此大辱,难以接受。于是趁看守不严,借机逃走。王玄策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唐复命。而是借道吐蕃,以大唐皇帝名义借兵七千(此时吐蕃正逢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和亲交好),又在尼泊尔借兵七千。王玄策就凭着这借来的万余人的军队,不仅击败并生擒了阿罗那顺,还在印度大杀四方,使得印度各小国俯首称臣。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献俘长安,被李世民封为朝散大夫。

后面的剧情就狗血了。王玄策从印度带回来的一个天竺方士,自称有长生之术。都知道帝王是最好长生之术的,李世民尤为热衷。李世民病重之际,服食了这个方士的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但却不见效果。随着李世民的一命呜呼,王玄策也因此受到牵连,从此湮没在历史当中。

关于王玄策的出使时间和出使次数一直是有争议的。但这些都不是故事的重点。

整个故事除了结尾部分,似乎相当热血。然而历史远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首先,王玄策攻灭中天竺跟唐太宗李世民的本意是相背离的。在武德贞观年间,吐蕃已然崛起,兵锋直指河西走廊。严重威胁到了大唐和西域的贸易往来。已然成为大唐的腋下之患。虽然松赞干布以和亲的方式向大唐示好,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代雄主,不可能因为这样就丧失了政治嗅觉和洞察力。遏制吐蕃的发展势头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然而大唐此时主要面对的强敌是东北方向扶余人所建的高句丽,对吐蕃方向以守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唐就更加需要有外援来牵制吐蕃的发展。天竺就成了李世民的最佳选择。这就类似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也是为了联系大月氏人,联合对付匈奴一样。

然而王玄策似乎没有理解李世民的真正用意。借着战略对手的兵力去剿灭了一个本可以成为战略同盟的国家。这也是吐蕃愿意出兵相助的真正原因。看似王玄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实际上却是吐蕃人借着王玄策的手去灭掉了自己潜在的敌人和心腹大患。

其次,王玄策在攻灭中天竺之后没有选择有效经略和控制印度,使之成为吐蕃的战略对手。王玄策走下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印度,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戒日王这般能够统一印度的强大的领导者。

这个失误直接导致了吐蕃的坐大。其后唐朝丧失西域的大片领土跟吐蕃的坐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这一切,王玄策是看不到了。

总得来说,还是王玄策的官阶太低,以这样一个低级官吏出使印度,他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李世民的战略意图。这也是李世民最大的失误。

历史没有假如。不过即便是如此,在一定时间内,王玄策攻灭印度的辉煌战绩给吐蕃带来的震撼,还是让吐蕃人对大唐心生畏惧,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敢向西域扩张,并吞灭了大唐在西域的领土。

我是凌风说事。了解更多国际历史知识,欢迎关注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