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怎样教数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些什么好?要怎么教啊?
亲,数学学习不单单只是数字运算哦, 还包括了图形空间、代数、逻辑推理、统计机率等。所以不能只教数与量。而是要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这些概念都有所接触,等到他学到的时候就不会陌生。 而且在孩子学习的初期,对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思达数学是台湾引进的品牌,秉持“快乐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每个走进思达的孩子都打好数学思考的基础,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宁波校区滚动开班中,在江东及江北万达均有分校,欢迎家长咨询并预约体验。
幼儿园中班蒙氏数学该怎样教?
蒙氏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笔者到使用蒙氏数学的幼儿园进行了一些跟踪的调查和研究,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大家分享。但也有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及教法的运用等还很不得法。本文将蒙氏数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缺乏有效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分析,希望能对教学第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四个主要问题
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联系的意识
一次,中班的“数物结合”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操作完“串珠、数字拼板”后,教师要求幼儿每人用一根小绳穿出和数字卡片相同数量的木珠,幼儿纷纷将珠子穿在自己的小绳上,操作过程中气氛相当好。当老师请幼儿数数自己小绳上的珠子数时,却只有部分幼儿所穿的珠子数和教师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相同。
活动前,教师为准备材料花费了大量精力。活动中,孩子为摆弄、操作忙得不亦乐乎,教师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穿珠子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数物对应的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穿珠子了,根本没有去思考所穿的珠子数与教师的数字卡片是否相对应,无法去关注自己的过程,也就无法获得数物对应的经验。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也缺乏适时适当的指导,使操作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
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 缺乏深层次的对学具价值的挖掘
还是以中班为例,在 “认识时间”的活动中,教师出示教具“星期转盘”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便问幼儿:“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可是,当老师拿出教具时,孩子们都发出“唉”的长叹,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全没精打采了。
像这样的“猜一猜”游戏,大家并不陌生。初看,老师的意图好像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当被猜测的物品与幼儿的设想并不一致时,它便很难再激起幼儿的兴趣。像这样毫无头绪、不著边际的无需动脑的猜测,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只会隐性地浪费时间。
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
在中班“图形分割”的教学活动中,一位老师为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了“变魔术场这一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即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变成各种图形。老师在操作前提出:“老师想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很少,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只关注幼儿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幼儿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在中班的数学活动“认识单数、双数”中,教师安排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提供了“数字与筹码”等材料。教师先示范学具的摆放方法,再请幼儿操作练习,全班幼儿兴致勃勃,个个忙于摆弄学具;老师则忙于控制活动的时间,并让个别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并说出10以内的单数与双数。表面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幼儿都在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课堂的活动内容很丰富,课堂结束时,大部分幼儿也能根据操作的学具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但是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没有给幼儿预留思考的时间,即使幼儿正确地汇报出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也只是在复述学具效果图上的内容。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为学数学的操作探究活动,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潜在的教育资源被浪......>>
怎么样教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数学
去学易书城吧,里面有很多教育类书籍,或许有你想要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怎样教能喜欢数学
去学易书城吧,里面有很多教育类书籍,或许有你想要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几剪一等于一怎么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
幼儿园中班数学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面对新理念主导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如何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是当前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反思传统的教学,那种把幼儿当做容器,教师一味地灌输,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忽视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幼儿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突破学科的局限,使幼儿的数学认知融合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
1.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亲历学习的过程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动手操作改变了“耳听口说”简单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仅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而且迎合幼儿“好奇、娱乐”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学时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在剪剪、拼拼、摆摆、玩玩等自主操作活动中认识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等幼儿熟悉的实物图,让幼儿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直观感知各类物体的形状,逐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体验长方体是长长方方,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通过操作活动,幼儿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问题,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学习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2.让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活动是丰富幼儿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幼儿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认知建构,在探索中发展创新。
例如,在《比高矮》活动中,我请两名高矮相差不大的幼儿上台,提出问题:“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朋友的高矮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们经过一番思考,想出了许多办法。 小朋友①:用眼睛目测。
小朋友②:背靠背比。
小朋友③:同尺子量。
小朋友④:用绳子来比。
小朋友⑤:在墙上做记号。
小朋友⑥:在两名小朋友头上同时放根小木棒,朝下倾斜的这一边就是矮的。
小朋友⑦;张开双臂面对面比,手臂长的人就是高的。
教师忙问:为什么?
小朋友⑦:在幼儿园老师说过:因为人的身高与张开双臂的长度相当。……
幼儿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可见,在教学中,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个幼儿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地表现自我,是很重要的。
3.让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在幼儿园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同样适用。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幼儿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幼儿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不一样,因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幼儿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和方式,在合作交流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体验认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使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这样既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又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
亲,数学学习不单单只是数字运算哦, 还包括了图形空间、代数、逻辑推理、统计机率等。所以不能只教数与量。而是要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这些概念都有所接触,等到他学到的时候就不会陌生。 而且在孩子学习的初期,对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思达数学是台湾引进的品牌,秉持“快乐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每个走进思达的孩子都打好数学思考的基础,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宁波校区滚动开班中,在江东及江北万达均有分校,欢迎家长咨询并预约体验。
幼儿园中班蒙氏数学该怎样教?
蒙氏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笔者到使用蒙氏数学的幼儿园进行了一些跟踪的调查和研究,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大家分享。但也有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及教法的运用等还很不得法。本文将蒙氏数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缺乏有效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分析,希望能对教学第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四个主要问题
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联系的意识
一次,中班的“数物结合”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操作完“串珠、数字拼板”后,教师要求幼儿每人用一根小绳穿出和数字卡片相同数量的木珠,幼儿纷纷将珠子穿在自己的小绳上,操作过程中气氛相当好。当老师请幼儿数数自己小绳上的珠子数时,却只有部分幼儿所穿的珠子数和教师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相同。
活动前,教师为准备材料花费了大量精力。活动中,孩子为摆弄、操作忙得不亦乐乎,教师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穿珠子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数物对应的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穿珠子了,根本没有去思考所穿的珠子数与教师的数字卡片是否相对应,无法去关注自己的过程,也就无法获得数物对应的经验。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也缺乏适时适当的指导,使操作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
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 缺乏深层次的对学具价值的挖掘
还是以中班为例,在 “认识时间”的活动中,教师出示教具“星期转盘”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便问幼儿:“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可是,当老师拿出教具时,孩子们都发出“唉”的长叹,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全没精打采了。
像这样的“猜一猜”游戏,大家并不陌生。初看,老师的意图好像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当被猜测的物品与幼儿的设想并不一致时,它便很难再激起幼儿的兴趣。像这样毫无头绪、不著边际的无需动脑的猜测,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只会隐性地浪费时间。
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
在中班“图形分割”的教学活动中,一位老师为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了“变魔术场这一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即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变成各种图形。老师在操作前提出:“老师想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很少,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只关注幼儿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幼儿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在中班的数学活动“认识单数、双数”中,教师安排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提供了“数字与筹码”等材料。教师先示范学具的摆放方法,再请幼儿操作练习,全班幼儿兴致勃勃,个个忙于摆弄学具;老师则忙于控制活动的时间,并让个别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并说出10以内的单数与双数。表面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幼儿都在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课堂的活动内容很丰富,课堂结束时,大部分幼儿也能根据操作的学具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但是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没有给幼儿预留思考的时间,即使幼儿正确地汇报出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也只是在复述学具效果图上的内容。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为学数学的操作探究活动,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潜在的教育资源被浪......>>
怎么样教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数学
去学易书城吧,里面有很多教育类书籍,或许有你想要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怎样教能喜欢数学
去学易书城吧,里面有很多教育类书籍,或许有你想要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几剪一等于一怎么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
幼儿园中班数学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面对新理念主导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如何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是当前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反思传统的教学,那种把幼儿当做容器,教师一味地灌输,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忽视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幼儿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突破学科的局限,使幼儿的数学认知融合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
1.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亲历学习的过程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动手操作改变了“耳听口说”简单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仅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而且迎合幼儿“好奇、娱乐”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学时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在剪剪、拼拼、摆摆、玩玩等自主操作活动中认识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等幼儿熟悉的实物图,让幼儿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直观感知各类物体的形状,逐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体验长方体是长长方方,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通过操作活动,幼儿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问题,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学习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2.让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活动是丰富幼儿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幼儿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认知建构,在探索中发展创新。
例如,在《比高矮》活动中,我请两名高矮相差不大的幼儿上台,提出问题:“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朋友的高矮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们经过一番思考,想出了许多办法。 小朋友①:用眼睛目测。
小朋友②:背靠背比。
小朋友③:同尺子量。
小朋友④:用绳子来比。
小朋友⑤:在墙上做记号。
小朋友⑥:在两名小朋友头上同时放根小木棒,朝下倾斜的这一边就是矮的。
小朋友⑦;张开双臂面对面比,手臂长的人就是高的。
教师忙问:为什么?
小朋友⑦:在幼儿园老师说过:因为人的身高与张开双臂的长度相当。……
幼儿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可见,在教学中,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个幼儿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地表现自我,是很重要的。
3.让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在幼儿园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同样适用。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幼儿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幼儿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不一样,因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幼儿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和方式,在合作交流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体验认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使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这样既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又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