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本用法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11-1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6万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中,之有几种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 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 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 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如 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 .[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如 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 补语的标志.如 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 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 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 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 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 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 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 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 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之 1.做代词: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2.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

1.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

’”《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

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

此外,“所以”用作连词,跟“是以”、“以是”、“以此”相同,可作“因此”解,这和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的用法相同。 中学教材所选文言文中,“所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达四十多处。

现主要就高中文言文中出现的“所以”分类加以解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4.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5.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7.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谭嗣同》) 8.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与妻书》) 9.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问说》) 1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信陵君窃符救赵》) 12.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信陵君窃符救赵》) 13.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治平篇》) 1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5.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齐恒晋文之事》) 1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例1至例16中的“所以”都表示原因,除例11可译作“为什么”外,都可作“……的缘故”或“……的原因”解。可见,“所以。

5. 文言文中 “及”的用法

及 jí动词义:1、会意字。

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义:追赶上;抓住。及,逮也。

——《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

——《左传·隐公元年》2、至;达到。及,至也。

——《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

——《韩非子·喻老》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3、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清姚鼐《登泰山记》4、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

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5、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6、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汉书·李广苏建传》7、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介词义:1、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连词义:1、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洄曲及四境。

——《资治通鉴·唐纪》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

——蔡元培《图画》副词义: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名词义:1、姓。

6.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7.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有关”之“这个词的古文言文用法详解如下: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

--《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

--《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

--《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4、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生僻含义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文言文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

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在 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