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种说法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每日生活里的重要部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养生俗语。用最直白的话来理解,它想说的是:每日在餐后固定时间长度的散步,是一件有益身体健康的事情。
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普通人应该怎么做呢?
生活里更常听到的另外一句话是,饭后不能活动,更不能剧烈运动。有人解释认为,进餐完毕后,胃肠道蠕动所需要的血流量显著增加,这时如果选择散步等运动,会导致血液向肌肉分布,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饭后起身运动,会导致装满食物的胃,变得不够稳定,甚至是胃下垂,引起胃的消化能力紊乱。
上面这段的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是,大量的医学研究和报道却一致认为,饭后散步可以促进消化,有助于控制血糖。话句话说,在进餐完毕后,应该起身进行散步等简易活动。2008年,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的学者通过试验发现,饭后15分钟的散步,可以有助于消化,并降低血糖水平。他们对10名健康男性的胃排空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饭后餐散步以加速胃内容物的排空。换言之,饭后散步更有助于消化。
去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学者则发现,每日三餐之后的十分钟溜达散步,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这种方式要比每天单次30分钟的散步效果更好。研究数据显示,前者可使餐后血糖下降22%,后者仅使血糖降低12%。
饭后散步虽然是好事,却需要注意技巧。毫无疑问的是,饭后并不推荐立即进行剧烈运动,那只会导致食物会在胃内“翻江倒海”,造成胃痛或呕吐,包括人们常说的岔气。
饭后百步走,怎么做才能算正确呢?
首先,进餐完毕后可在原地休息10到15分钟,然后再起身开始散步。也就是说,当食物进入胃内时,你要给他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让消化液与食物开始亲密的接触。
其次,怎么走才算正确的散步?以自己正常的步速行走即可,通俗地说这就是“溜达”,文雅地说法可以是“闲庭信步”。在行走过程里,尽量不要上下楼梯灯动作,快步穿越马路这样的方式最好也避免。
不同的人群,在餐后散步时,也理应区别对待。例如,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以及进行过胃部手术的病人来说,饭后的活动量就应注意。有部分人群,在饭后活动时可能加重头晕,引起上腹饱胀不适,甚至是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此外,在不同的季节,也要注意餐后散步的形式。比如说,冬季气温低,就餐环境的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就不应在冷风刺激下散步;而在夏季,就餐后通常出汗较多,也不应贸然在炎热的环境里散步,以免导致出汗过多甚至是中暑。
“饭后百步走”虽然好,能否“活到九十九”,却是一件没人打包票的事。影响每个人寿命的因素众多。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等总结了影响寿命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生活细节、戒除不良习惯、与健康者为伍等。分解开来看,饭后百步走只能算是生活细节里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人在饭后容易出现犯困的情形。有的人将其解释为,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急剧升高,从而让人犯困。国外更多见的解释是,犯困其实是饭后低血压导致的。对餐后低血压而言,预防是关键。有一种解决方法是,可在进食前先喝汤或水。其次是进食量要少一些,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也要少。
眼下,更常见的生活现象是,久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即便在饭后也快速回到静坐的模式。在这个人们更常安坐在椅子上数小时不动弹的时代,饭后百步走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对平常里就缺乏运动或食欲较差的人,更应该饭后百步走。更何况,形成这个习惯并不算难。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部
薄禄龙
这很明显只是一句俗语,因为活到九十九是需要很多客观因素同时达到才有可能,只能说饭后散步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至于活到九十九很没有道理了。
1、长寿基因
长寿的确有遗传因素。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大多数人活得更老,后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这个长寿基因。遗传因素约为25-30%。因此,有时人们说人生是注定的。一方面,它指长寿基因,另一方面,它指形而上学(上帝安排你的命运)。
2、医疗条件
大多数人一生都会遭受大大小小的疾病。不用说,大多数小疾病都可以治愈,但有些大疾病很难治愈,甚至终生伴随。然而,一些遗传性疾病显然不会使人长寿,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肺癌、哮喘、抑郁症、肥胖症、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症和勃起功能障碍。
3、健康饮食及作息
除了长寿基因,我们必须说饮食和休息对人类生活有多重要。许多长寿案例表明,没有干净的空气和水,每个长寿的人都无法生存。他们吃素食,有固定的时间表,思想开放,心情愉快。尤其是一些长寿村,有先天条件。例如,巴马长寿村,因为它的水好,可以预防许多疾病,使他们的身体更健康。这是从饮食中获得长寿的秘方。
因此,决定寿命的是基因和良好习惯。当你能控制自己时,你的身体自然会健康。有规律的休息和工作,有巨大的财富和长寿基因,活到99岁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