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小青清爱生活
高粉答主

2019-11-2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7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5.1万
展开全部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穆子澈想我1997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44.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7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6万
展开全部

一、《题西林壁》诗的意思: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二、《题西林壁》诗的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题西林壁》作者信息

北宋苏轼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二、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三、苏轼简介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苏千辞夕
2021-12-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0
展开全部
横着看如山,三分耸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鱼块a6
2020-01-16 · TA获得超过2.5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5万
采纳率:12%
帮助的人:7817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搁浅二9T
2021-09-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2
展开全部
⑦2595558556555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