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被发现的那些原始部落有哪些研究价值?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 Müller-Lyer illusion,就是两条实际上等长的线段,一个两端有向外的箭头,一个两端有向内的箭头。在大家的眼中,那条带有向外箭头的线段看起来更短。 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刚刚发现这种现象的心理学家,认为它是非常普遍的,因为他们调查了非常多的人,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是如此,大家认为那条带有向内箭头的线段比实际上等长的另一条线段要短。美国人是这样的,德国人是这样的,日本人是这样的,法国人是这样的,中国人也是这样的。所以,心理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必然会有一个普遍的原因。而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文化是不同的,但生物学因素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智人这个物种)。所以这一定是一个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视觉错觉。 心理学家们会从眼球的解剖结构来解释,从神经传导的模式来解释,从普遍的知觉以及认知因素来解释,但都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结果,心理学家们发现非洲一些沙漠地区的人,没有这个视错觉,他们眼中,两条线段确实是等长的。而且,农村地区的人也比城市地区的人更少地受到这个视错觉的影响。这令科学家们非常震惊和兴奋。从而提出了更靠谱的解释:人们之所以有这个视错觉,是因为人们住在横平竖直的长方体房屋中,原处墙角的那条直线(箭头向内)和近处墙边的那条直线(箭头向外)是等长的,因为一般的房子都是如此,墙都是同样高的。但根据透视原理,远处那条线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确是更短的,为了使它们看起来的长度和实际长度相等,我们的大脑对远处那条箭头向内的线进行了补充延长。而当两条等长的线线段摆在我们面前时,由于我们会对箭头向内的那条直线进行脑补延长,所以它看起来更长。而这个非洲部落的人不是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身边也都是沙漠,没有这类方形建筑物,所以不会有这样的视知觉机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视错觉了。农村地区的房屋也更多地采用斜面,比城市地区要更少有规整的长方体建筑物,所以也较少受到 Müller-Lyer illusion 的影响。 就是一个透视效果的说明,两条红色的线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我们会觉得上面那条(箭头向内)更长。 当科学家想要知道一个人类现象是由文化因素导致的,还是由生物因素导致的,就会做跨文化研究。 比如,当一个现象,美国人有,日本人没有,那这个现象可能是美国文化导致的。如果两国人都有,就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导致的。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变量更难控制了。因为全球的文化不断趋同,即便两国人都有某种现象,也无法说明是因为他们的生物因素导致,因为他们的文化因素也相同。 而这种与世隔绝的人类部落,就是绝佳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对象。他们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是非常好的研究对照群体。他们天然地控制了许多变量,是我们做社会调查的黄金样本。他们为人类了解自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有些学者把原始部落看作人类文明的幼年,从他们身上发现过去的自己。有些学者则专注于对照研究,试图区分生物学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影响。甚至有些逻辑学家认为阿赞德地区的人和我们有不同的逻辑系统(我个人反对这个结论)。 当然,我这里的措辞并不带有对这些人的歧视,好似他们是科学家的实验小白鼠。在我这种有点奇葩的人眼中,社会交往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满足我的好奇心。所有人都是我的小白鼠,而我也愿意做所有人的小白鼠。
现在“微表情”这个概念火的一塌糊涂,从招聘面试到娱乐节目,导出都能看到面部编码系统的影子。然而最早Ekman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却十分不情愿,因为当时研究这个东西和现在研究超能力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以至于Ekman曾一度心灰意冷想退出学界去去从政。这东西不被学界承认,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法解决跨文化问题。知道1967年,Ekman冒着疟疾黄热病的危险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通过一年多针对当地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土著人的研究,最终证实了人类表达情感的面部表情是共通的这一论题。然后,有些夸张的《Lie to me》,大家都看到了;还有部BBC的纪录片,叫做《The Human Face》,比起Lie to me靠谱不少,里面也有这段经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