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年龄是按档案年龄还是按身份证年龄计算?
我们的退休年龄是按照档案中所记录的,初始就业时所登记的出生日期来计算。所以说退休年龄是按照档案中的年龄来计算,并不是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来计算,但是如果你个人档案中的出生日期和你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按着身份证上的年龄,来计算你的退休年龄。
但是无论你按着身份证上的年龄来计算,退休年龄,还是按照档案中的年龄来计算,你的退休年龄都应该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是60周岁,
所以说作为男性来讲,不论是档案中的年龄,要满足法定的退休年龄之后才能够办理退休,如果说档案中的年龄不满足法定的退休年龄,那么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
扩展资料
女性的话要满足50周岁以上或者是55周岁以上的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所以说满足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办理退休的一个根本条件所在。我们都知道不满足法定退休年龄,
那么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所以说你档案中的年龄必须具备法定的退休年龄,其次还要具备自己的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要达到15周年以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以后才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同时如果说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具备退休条件,那么还可以办理职工医保的退休待遇,也就是说自己的养老保险具备退休条件以后,那么医疗保险如果累计缴费年限不足25周年的话,
那么是可以允许-次性补足25周年的费用,直接来办理退休享受退休医保的待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休
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国家出台政策作出了专门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3月《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中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这项政策的出台在职工退休年龄认定上做出了硬性规定。按照此规定,确认职工退休年龄的基本依据是本人身份证与个人档案。对于这项规定,有些职工不太理解,认为身份证记载日期就应是本人出生日期。
身份证有人为操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着变更、伪造身份证的现象。因此,仅凭身份证是不能完全确定职工的出生日期的。
而职工的个人档案记载着其本人的主要学习简历、工作简历和其他一切与社会活动相关的资料,其历史性、连续性、真实性较强,且由专人保管,不易篡改、伪造,因此,档案与身份证相结合确定职工出生时间更具权威性。
扩展资料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工退休年龄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二条第二项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