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相亲?
相亲就像是代售的商品,让别人挑挑拣拣非常的不爽。所以相亲一般都是被父母长辈逼着去,没有人喜欢被人当做商品来看待,但相亲又是结婚的最快的一种途径。如果本身社交圈窄又不善于交际,肯定得走相亲这条路。相亲还有以下弊端,让人很不爽。
一、看了一眼,一周后就开始催结婚。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只是看了男方或者女方一眼,双方家长就开始说可以的话下周就开始订婚吧。天啊,买个菜都还要挑一挑,更何况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在媒婆的眼中就像是完成一项业务而已,抓紧捞钱。也不考虑双方性格合不合适,有没有要了解的地方,而年轻人只能像玩偶一样任人摆布,多憋屈。
二、相亲几次没看上眼,就要被人说眼光高。
这个社会总有人希望你过不好,本来对婚姻慎重点是好事,但是在父母和长辈的眼中就变成了眼光高,爱挑剔。纳尼,就看了一眼,就要开始定终身了,恐怖吧,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都不需要让人想清楚一下吗?要是跟别人说要了解下,铁定要遭到白眼的。
三、相亲太物质,都是先看家境收入,而你喜不喜欢对方却不重要。
物质肯定是重要的,但是一辈子要跟一个自己都不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也是很郁闷的,如果再碰上一个人会家暴或者冷暴力的人,还不如单身呢。但是人品这种东西不是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相亲都是先看条件,颜值身高和财力才是最重要的,三观是否合适,彼此是不是互相吸引,这些年轻人在意的东西相亲都是不看的。
所以,相亲虽然很普遍,目前也是结婚的最快速的方法。但稍微条件好点的都不喜欢被人安排着去相亲,没有自由权,还要被人苛责。更有严重的,媒婆会到你家骂你眼光高,对自己的名声也非常的不好。
那是因为意识到了现实的强大,人在屋檐下难免要低头,有时候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我们应该懂得顺势而为。
对于恋爱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那就是年龄越大选择越少,人的青春是宝贵的,如果你用青春去倔强的守候一个单身,或者是期待着什么真爱,那么你错过的可能是机会成本,不要以为你的等待是有意义的,你以为是在守帮爱情,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浪费生命。那些已经被碰到头破血流的年轻人渐渐的被命运所折服了,无奈中接受了现实,缘分从天而降的事并不是常态,真的需要你主动去争取,原地等待等来的不一定是爱情,可能是苍老。
我原本也是一个不信命的年轻人,我一直用一个浪漫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来标榜自己,认为自己一定会嫁给爱情,但梦醒时分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一切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月老不靠谱,丘比特更加调皮,说不定早就已经把我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就不要期待着他们突然有一天垂青于我,为我记上一个红绳或者是为我射来一支爱情之箭。
那一天我收到了30岁生日的礼物,突然我就清醒了,我不能再这么待下去了,等待我的将是一天比一天难熬的岁月,如果我一直这么单下去,或许我会像是电视剧当中那个孤独终老的主角一样,我也害怕那样一个画面,在秋风瑟瑟的街道上,一个穿着大衣的老人步履蹒跚的,回那个无人等待的家里,秋风卷起落叶从他脚下滑过,他裹了裹衣领,步履依旧蹒跚,而这个人就是老年之后的我。
害怕孤独终老的年轻人慢慢的接受了现实,年龄越大选择越少,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所以只能参加那些原本很不屑的相亲。
因为相亲越来越物质化,简直就像是把自己明码标价出售贩卖。
曾经相亲只是男女双方认识的一个途径,是两个人为脱单所作出的一份努力。可是相亲发展到现在这个状态,真的已经变成了纯粹上的物质上的较量,让人感觉很没有意义。
相亲是为了找对象,而不是为了找钱。现实生活中的相亲,恰恰与这相反。
很多参与相亲的人,第一时间就想知道对方每个月挣多少钱,想知道对方有没有车,有没有房,甚至第一次见面,就想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打听出来,然后就做出自己的决定。
可是相亲只是见个面而已,两个人根本还没有过更多的了解,哪怕是对彼此都有好感,想要继续发展下去,这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决定。
当相亲已经演变成了父母催婚的一种手段,年轻人在思想上有些难以接受。相亲已经极度物质化,就已经让人有一些感觉恶心了,再加上来相亲不是年轻人自己的本意,而是在父母的催促和压迫下,感觉受不了了才来见一面。
这种相亲其实意义并不大,也纯粹是为了应付父母。这也就导致年轻人对相亲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反感,不是因为可能会成为被比较的对象,仅仅是因为不相信能够在相亲里找到合适的爱情。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相亲,讨厌把自己物质化去售卖,更讨厌在寻找爱情的路上徒劳无功,耗费更多的精力。
当爱情已经被明码标价,当年轻人的爱已经赤裸裸的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年轻人当然会讨厌相亲。没有人愿意被围观,也没有人愿意成为动物园里的猴子。
找个喜欢的人结束单身吧,只有脱单,才能让你真正摆脱相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