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去菲律宾,为何请求总统暂时不宣布解职令?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一段大喜大悲、铭记在心的日子。麦克阿瑟也不例外,1935年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多事之年”。作为陆军参谋长,5年的任期已到,他何去何从,成为美国当局一件难办的事情,因为他才55岁,离退休还有9年。
如果下部队降职使用,显然让其继任者感到难堪。而且,麦克阿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渴望有职有权的地位。更何况,凭借军人的直觉,他已经闻到战争的味道,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冲锋陷阵,不想虚度剩余的年华。到哪里合适呢?
老朋友邀请,去菲律宾最合适。
就在麦克阿瑟卸任前,按照《泰丁斯迈克达菲法案》,美国将结束对菲律宾的军事管制,让这个国家实行自治。作为一个岛国,不仅经济落后、国贫民穷,而且在军事上面临着日本的威胁。加强防务是当务之急,而麦克阿瑟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他十分了解菲律宾。西点军校毕业后,麦克阿瑟的第一个服役地就是在菲律宾,而且其父亲做菲律宾军事总督多年,父子俩对整个东南亚进行过9个月的考察,熟知这里的风土民情,口碑也不错。菲律宾,也可以说是麦克阿瑟的“第二故乡”。
其次,菲律宾总统奎松,是他的老朋友。早在菲律宾服役期间,就结识了当时还是律师的奎松,年龄相仿、价值观一致的年轻人,很快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奎松希望一位德高望重、懂军事的人,帮他建立国家防务,第一个就想到了麦克阿瑟。
让大家放心的是,麦克阿瑟十分愿意去菲律宾。在他看来,战争一旦爆发,日本一定会对南下的必经之路——菲律宾下手,那时他将处在战争的最前沿,实现再次上战场的愿望;而且到海外服役,可以避免屈就低职的尴尬局面,“一举两得”。
然而,有一件事比较麻烦,那就是麦克阿瑟以什么身份去?按照《法案》规定,在菲律宾取消了总督制,取而代之的是“高级专员”,但麦克阿瑟一口回绝,因为担任这个职位就必须退出现役,脱去军装,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最终,确定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去。
对于麦克阿瑟去菲律宾的安排,罗斯福很快就批准了。这其中,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一位高级人物的去留问题,而且从他本人来讲,曾经在总统办公室遭到麦克阿瑟的诅咒,对这个目中无人的人十分反感,希望其消失得越远越好。
但是,到菲律宾上任,麦克阿瑟很不顺。
1935年10月,麦克阿瑟带着83岁的母亲,以及艾森豪威尔等随从,登上了前往马尼拉的轮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希望罗斯福在其上任一段时间后再宣布解职令,毕竟四星上将比两星少将更让他觉得风光,总统答应了。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倍感沮丧。就在麦克阿瑟一行人等,还在奔赴马尼拉的途中,罗斯福突然变卦,宣布了他的解职令。也就是说,麦克阿瑟到菲律宾,只能以少将身份面对当地民众,肩抗四颗将星的威武场面,只能是个梦想了。
这件事,让麦克阿瑟十分愤怒,大骂罗斯福不够意思,故意让他难堪。有些人认为,罗斯福是记恨麦克阿瑟曾经诅咒他,所以小肚鸡肠、出尔反尔,就是给麦克阿瑟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一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人物,是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和一位将军去计较,如果是个斤斤计较的人,恐怕在总统的位置上,根本做不下去;二是,麦克阿瑟诅咒他,尽管有些不敬,但也是从工作角度出发,更何况事后已赔礼道歉,他不会计较。
其实,真正原因在于工作。要知道,从美国到菲律宾乘船快则一个月,慢则2-3月,不宣布麦克阿瑟的解职令,新上任的参谋长无名无分,如何开展工作?况且又是重要的位置,岂能耽误?就算罗斯福有这个心,但客观上也是不允许这么做的。
更让麦克阿瑟伤心的,还是母亲平克尼病重,一直卧床不起,船到了香港病情开始恶化,到达目的地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麦克阿瑟取消了所有的社交活动,专心陪伴老母亲直至去世,好几个月,他都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中。
不过,像是命中注定似的。上任途中,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任妻子费尔克洛斯。俩人一见钟情,费尔克洛斯更是取消了去上海的行程,俩人一起照顾母亲,在麦克阿瑟最伤心的时候,始终不离左右。第二年,俩人在美国举行婚礼,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11-2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