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关于地图常见问题的解答
高中地理的地图常见问题的解答
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5)同一幅图上不同方向的比例尺相同。
2.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等高线原理
①同线等高;②同一幅图上相邻的等高线高差相等;③所有的等高线最终闭合。
(2)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④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宽滚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的学习的介绍
地理对于其他科目有着很好的辅助性,基本的地理知识是文科学习和做题的基础与纽带。历史、政治中的各类具体事件、案例如果有了地理方面知识的辅助,不仅增强了各科的相互联系、支持,更可以增进对于原本简单问题的深入理解。比如,中国经济的南移、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和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学好地理,往往可以一石三鸟,带动多门功课共同提高、携手进步。
地理是一门整体连贯性、延续性非常强的学科。举例来说,不能深刻把握热力环流的根本规律,就很难理解和阐述三圈环流这一重要的自然规律,更不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地中海地区夏季干燥而冬季多雨这一相对反常现象的基本原因。而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又比较杂乱,没有系统地梳理,很难做到不遗不漏,甚至会出现知识结构的严重断层,这也是在做占有大量分值的综合主观题目时多数学生难以答全所有得分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打算在地理上取得理想分数的学生来说,正确并且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按照教师的指导,重新梳理知识系统,归纳其内部总体的深层规律,同时把握每一章节内容的本质核心。
对于地理试题的答题脉络与应试思路,不少同学感到一直都很棘手。地理考试前面的选择题部分,其所出题目的取材范围相慎纤余当之广,竖码甚至其中不少与课本知识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但万变不离其宗,经过综合分析与历年题目的纵向比较,我们一样都可以找到其规律所在。而后面的综合主观题部分,考生则往往不懂得正确、规范的答题思路、规律、步骤以及应对几种常见类型的综合主观题的应答侧重点。
而这些技巧性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基本难以依靠自身的有限经验来准确归纳、总结并形成完整的体系。而经过一定的培训,并通过多次训练之后,当学生再次面对这些昔日让人头疼欲裂的题目时,就会产生一种有的放矢,按图索骥的轻松与踏实,而不再是之前的盲人摸象了。由此切实充分地从整体、根本上提高综合主观题的得分。
高中地理复习的方法
1.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3.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5.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
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
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
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大家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已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
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7.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老师只要提示同学们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
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