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一位明君还是昏君?为什么前后转折这么大呢?
我们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生于598.1.28或599.1.23—死于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早年期间,他就是人们的在历代皇帝中最好的一位,都把它当做楷模,他体察民情,什么都为老百姓着想,对民间的贫穷非常的同情。
在他作为皇帝的时候他说过非常有内涵的一句话流传至今:"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他宣扬万事都要以节俭为主和关心民众疾苦,这让李世民后来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史书对这个时期的他评价最高的一点就是"从谏如流"。
因为当时的李世民是兵营出身适合出军打架,文采上智谋上并没有很多的擅长之处,所以他在大臣面前都是谦恭下士的态度,总是虚心听取大臣们的见解,也很愿意坦然的接受批评,并经常在从中学习一些治理国家的能力。
为了学习到更多治理国家的能力,他还经常夜不能寐,去寻找一些治理国家的案例,希望能对他有所帮助,这只是前期的李世民,到后来贞观之志的后期,李世民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对自己过于的自信,贪图美色,迷信,他连他自己弟弟的老婆也没有放过,大部分人说这是因为为了联合杨氏的政治力量,后来的他更是沉迷于酒色无法自拔,到处出游,收集美色,在庐江王被杀后他又霸占了庐江王的爱姬,十四岁的武则天刚入宫不久就夺得了他的宠溺。
他还总是沉迷于酒色,身体已经被掏空,使得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还寻找过灵丹妙药,想再活几百年,引起来后来的"炼丹大运动"更是有人说道他被自己的长生不老药毒死了,在临死之前恍悟并写下了《帝范》留给了太子李治,有了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