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将领们为啥不穿上“金丝软甲”上阵杀敌?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相信对神乎其神的“金丝软甲”一定不会陌生。按照剧情演绎,男女主角或剧中重要人物被刀剑或刺或砍后,竟然好发无伤,原因就是穿上了极为贵重的“金丝软甲”。“金丝软甲”的防御作用可见一斑。
当然,“金丝软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编剧往往并不特别交代,但顾名思义,“金丝软甲”就是有金丝做成的软甲。我们知道,黄金是一种特殊金属,从理论上看,用“金丝软甲”进行防御并不太现实。一是黄金稀有而贵重,制作一幅软甲想必耗资不菲,绝大部分人承受不起。二是黄金质地柔软,有较好的延展性,易于铸造,也容易变形,经不起剑刺刀砍,也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三是黄金很重,异于铁、铜等常见金属,穿在身上活动不便,并不适合上阵杀敌。
可见,无论从金属特性,还是价值属性,抑或是现实选择上看,人们都不会用黄金做盔甲。尽管黄金不适合做盔甲,但历史上有关黄金甲的说法却屡屡出现。
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中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说法;王昌龄《从军行》有“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慨叹;宋代王珪有“一擐黄金甲,征西战马骄”的向往……
富有情怀的诗人们总是将黄金甲与将领联系起来,以此承托出他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黄金甲呢?
闻名中外的马王堆“金缕玉衣”,是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玉衣以玉片为衣,金只为线用。金是帝王及部分近臣专属,其他贵族只用银线、铜线编造。“金缕玉衣”用金丝为线,贯穿玉片,可看作黄金甲的一个变种。
康熙锁子锦金叶盔甲是康熙的御用铠甲。铠甲为上衣下裳式,排满金叶,镶缀价值连城宝石,堪称“世界第一黄金甲”。与之类似的是乾隆皇帝大阅甲胄,甲分上衣、下裳、护肩、护腋、袖、裆等,甲面有规则的金帽钉,两袖用金丝条编织,袖口月白缎绣金龙。裳分左右,腰以布相连,裳面以金叶片、金帽钉、彩绣龙戏珠纹相间排列。这种黄金盔甲实际上就是由金线和黄缎制成的,多为大阅礼仪所用。
综合来看,“黄金甲”一般是君主或贵族所有,且多为黄金装饰而成,实战意义并不大。至于神乎其神的“金丝软甲”多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想象,刀枪不入功能更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