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修费是按照学分交钱,而不是按照课程?
我国于2010年对大学本科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学年学分制改为了学分制,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学校学习的弹性,推动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重大突破,是教育体制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为什么我国会推行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指学生必须学满4年,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而学分制之下,学生只要在3-6学年之内修满相应的学分即可毕业。以的学分作为收费基础的学分制,整体而言是有利于学生的。新制度使得学生选择更多样化,不必执行僵化的制度以配合学校的规制,既可以尽快修满学分三年毕业,也可以慢慢修完六年毕业。课程的多样化也增添了大学的乐趣。
其次,学分制之下体现的是教育的单位价值。学分的高低和一门课的重要程度、学生和老师需要付出的精力是呈正比关系的,按照学分收学费就类似于“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在按劳分配的制度之下,教师才能有更多的积极性和动力。最后,学分制也有实现的前提,包括大学必须完全实行学分制;大学生人均培养成本核算结果需要公开透明以安学生家长的心;大学教师需要有教育自主权。综上学分制之下,相比以前,就会相应地产生以下几种变化:重修需要重新缴费;大学可读时间进行了伸缩;学生可上课程更多样;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
那为什么不能按照课程缴费呢?因为学分制推行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大学完全实行学分制,否则会加重教育体系的压力。而按照课程收费其实就是按照学年制收费,因为学年制之下,就是以你学了哪些课为标准来评价你是否有资格毕业,按照课表收分那么学分制的意义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