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做到自律

 我来答
进击的琪子
2021-06-30 · 超过3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万
展开全部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律性不是一个可以单独出现的指标。
就像所有其他家长问我的问题,诸如:怎么让孩子有毅力,怎么让孩子能够好好吃饭,怎么让孩子能够不撒谎等等。这些都是表象,是孩子能力充分发展之后的表象。当我们不去了解这背后的原因的话,那就是造空中楼阁。
那么,如果要从头说起,那么:
首先,我们要有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真诚
在每个奖惩也好,孩子的要求也好,出口之前先想明白,做的做不到,合理不合理。你不欺骗孩子,孩子也不欺骗你。
不要随意的揣测孩子的意图。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别没事觉得孩子老感人了,老听话了,孝顺了,或者动不动几岁大的孩子就是在使坏,偷懒,骗人,装样子。错误的认知,带来错误的结果。可能有人会问,或孩子好也有问题么?是的,错误的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做一点点就能获得奖励赞赏,而这种赞赏并不是会持续的,如果人为的持续越久,带来的问题越大。孩子觉得自己不用做太多,够了,好了,于是在这部分的发展就会有可能缓慢下来。而且这样错误的判断其实往往是与消极的混杂在一起,往往是让孩子冰火两重天,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喜怒无常。而这种喜怒无常往往更容易勾起父母的强烈情绪。进而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里。
在孩子有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尝试。
当孩子能够开始抓握的时候,给她能够抓握的东西,最好和食物关联起来。饥饿是动力,抓握是身体能力的练习
孩子有意图爬行的时候制造让他可以充分爬行的环境,家里地方小可以去户外,可以去游乐场,让孩子身体有力,神经发达,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自主就是从控制自己身体运动这个萌芽开始的。
当孩子能够开始自主进食的时候,家长学会慢慢退出,从能够自己端着奶瓶(可以用有机玻璃的奶瓶,比较轻,孩子可以更容易自己端着。这些细节有很多,家长自己取舍,但是根本上就是要有意识不断发现给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降低难度让他能够做好,然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增加复杂性等等。)到自己用勺,用筷子。
这之中必定会经历的是孩子可能会弄撒,弄倒,弄衣服上,试错要有,要给孩子去做,同时要观察孩子,别让他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而是让他去做勉强可以成功几次的事情,让这个成功次数随着尝试次数而慢慢变高,孩子学很快,当他能够成功几次,在充分锻炼的情况下几天到几周之后就会达到非常高的熟练度了。一个从小衣服一直干干净净的孩子,会付出看不见的代价就是自主的能力的滞后。(这里同样,食物也是可以调整难度的,从有粘性的饭团、粘粥,到没有粘性的蚕豆,果子,从大的馒头,到小的豆子,从叉子、勺子到筷子,这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能力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孩子的能力,甚至,到后来筷子夹弹珠,筷子夹豆腐这种高阶内容)
而一个一直自理,自主能力都不过关的人,你是没办法跳到下一个要求来冒出自控,自律的。
必要的协助
这是很多爸妈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完全的随孩子去,觉得孩子只要长大了,自然会学会的。
而事实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那么平滑的晋级环境。没有合适的协助,可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一点,其实从娘胎里面就开始了。
妈妈身体强壮,孩子出生后强壮的概率就会高。因为母体的充分运动,器官质地良好,活动发达,孩子就能获得更多的氧料。(而我们的孕妇文化是有些拖后腿的。)爱运动的妈妈甚至可以养出出生后,颈部肌肉已经非常发达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可以做的辅助(我给出的是可能性,但如何选择在你们自己)。
而即使在出生后,研究也发现,对孩子更多的触摸,按摩,合适的被动操,可以让孩子在体重增长上比相对缺少这些的孩子要高出很多,具体可以参见Tiffany Field的实验。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在孩子将自己撑起、翻身、爬行、等等,在起步阶段都可以给予适当的协助,让孩子更好的进入这个活动状态。事实上,到步行期,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发展充分的孩子,同样在走路上,会有更好的控制力,(PS:不用着急拖着孩子走,之前没有支持,到走路这个事情上突然来支持反而很糟糕,这莫名的外力,让孩子其实在走路的时候腿的运动开始发展了,但核心肌肉却是滞后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孩子走路会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不稳。所以,如果孩子之前有爬行,走路这件事情倒是可以交给他自己去体验站起来的感觉。这就是教育中,必要的撤出。)
然后,就像之前说的,吃饭各种由易到难的各种不动声色的训练。普及到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必要的辅助,等能力健全,必要的撤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各种能力装备于一身。为进入下一阶段,打实了基础。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2021-06-18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93万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妨来看看这几点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时是以玩耍为主的,大部分事情都有老师和保健老师代替,而进入一年级后,要以学习为主,好多事情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就要求老师在旁边多指导、多培养,而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要知道“他律”是“自律”的前提,“自律”是“他律”的结果。

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学会“自律”呢?首先我们得了解影响孩子做到“自律”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自我控制”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遗传,二是后天环境。前者是确立了我们管理情绪和冲动能力的起跑线,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利用环境的影响达到自我控制的目标。遗传确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方面,是天生的。那么我们可以做出努力的就是创造后天的环境帮助孩子形成自律。我们具体地谈一谈,作为聪明的爸爸妈妈,我们可以怎么样帮助孩子学会“自律”呢?

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果我们聪明的爸爸妈妈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什么特点,那么我们不会希望3岁的孩子就要有5岁的乖巧。并不会期待5岁的孩子就有8岁孩子的成熟度,更不会要求一个8岁的孩子就要有12岁孩子的懂事。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这个年龄层就有一个属于这个年龄层的模样。

有些家长反馈到在孩子幼儿园期间能够培养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比如说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或者计划好明天要做的事情等等,但有些家长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之前精心、严格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却逐渐退化了。这时因为孩子自律性的发展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过早地让孩子自律,比如过于严格地遵守时间、过于严格地把东西都整理好等等。这种对于太小的孩子其实是一种过早的训练也会影响他们后续的坚持性。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简单粗暴。

在帮助孩子 养成自律好习惯的时候,免不了要制定一些规则,不过规则并非都是刻板的,完全可以用更童趣,更轻松的方式。

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律好习惯的时候,都“套路”过孩子,任命孩子为“舒雅天使大人”、“节约粮食小卫士”、“阅读小公主”等。这类孩子一样养成了自律好习惯,但是却并没有因为规则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也不曾留下阴影,更不曾感受到自己是被逼迫去完成一件事情的。

自律好习惯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逐渐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机会,允许孩子在最开始能够“做不到”。

毕竟只要孩子肯迈开脚步往前走,有进步和改变,就要比看着面前高高的台阶停滞不前的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81e0c2
高能答主

2021-06-15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194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上学的孩子与幼儿一个明显得不同是:开始学会了自己写字并有每天要完成的作业。
孩子上学后,要在幼儿的基础上,要继续求孩子写每天的计划。
在一至三年级时,计划与幼儿一样,必须写三项:日期,时段,事项。孩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图画替代。每日计划从起床到晚上睡觉得每个时段对应的事项都要写,包括上学期间。
特别注意:下午放学后到睡觉前的时段对应的事项中,是先作业还是先做其他事,可以和孩子商定,只是要在做作业前让孩子做好一切准备,避免做作业时无法专心。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计划的合理安排。
家长要切记:刚开始坚持做比做好更重要!
孩子上四年级后,每日计划中要增加两项:数量和质量。有了数量和质量要求后,每晚睡觉前要让孩子对照计划,看看计划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完成的如何。
家长一定切记:对中小学学生来讲,坚持重于做好,每日交流重于检查,每次探讨重于批评指导。
在孩子上初中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做月计划,围绕月计划指定周计划,依据周计划定每日计划。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用长期规划引领中期计划,用中期计划规范短期计划。这样在孩子上大学前,就能形成自主学习,自律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地球之宋

2021-07-01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731万
展开全部
1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以身作则,身先士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要求学生不随地丢垃圾,那教师就要自己先做到,等等。常言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学生的自律性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

2/5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并且阐明举左手的宜处,即不影响上课记笔记。同时讲明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是对老师的尊敬,同时也是对同学的一种礼貌。还有写作也业时,不要把铅笔用嘴咬铅笔等。

3/5
另外,我还十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反复训练日常行为,养成自觉自控行为的习惯。如有些学生写完作业总是忘记带,一般情况是因为写完作业后没有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或者是写完后随便一丢,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作业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同学放学回家后先把作业写完,放在书包里,让后再出去玩耍,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劳动工具的摆放问题,学生打扫玩教室后,就把劳动工具随便一丢就没事了,我看见了,非常生气,但想想还是没发脾气,在第二天上课后,我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自己去把劳动工具摆放整齐,并向同学们说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从那以后我班的劳动工具每天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4/5
第三、家庭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渠道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普遍不会做家务,不关心父母的疾苦,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他人,另一方面家长相对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品质方面的培养(农村孩子还好些)。为了让学生做到家里学校一个样,一方面,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的配合,另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洗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逐步自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我还建议学生在家中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父母扫扫地,送送碗父母回家了帮父母拿拿鞋等,也可以自己养养花,养养小动物,看谁养得好,养的时间长,通过这些事情,学生懂得了做事不负责任,连一棵花也养不活的道理。

5/5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室变得整洁干净,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些依然稚气的他们,有了劳动的意识,更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并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真正走出了“做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第一步。确实,没有班主任的“帮扶”,哪有孩子锻炼的机会,没有班主任的“放手”,哪有孩子们能力的提高。只有引导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活能力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在江湖深处
2021-06-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8105
展开全部
小孩子的话需要家长引导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比如规定了今天要做什么事,花多久时间,就必须这样完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做榜样。比如规定晚上看两个小时的书,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认真看完两个小时,可以交流交流书的内容,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找到快乐,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情。切忌对孩子打骂。完成之后进行口头表扬,给予鼓励。这是个慢慢养成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所以家长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小学还早,一时落后也没关系,习惯养成了是一辈子的收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