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和演义中无能的形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我来答
臻留球09
高粉答主

2020-11-0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在罗贯中的笔下,蒋干被塑造成一位蠢到骨子里的小丑形象,他先是向曹操自动请缨渡江劝降周瑜,被拒后,又自以为得计地从周瑜营中盗取蔡瑁、张允“私通”江东的书信,使得盛怒中的曹操中计,斩杀这两位水军统领。蔡瑁、张允即死,北军的水上优势尽失,从而为周瑜火烧赤壁奠定基础。

似乎是觉得蠢一次还不够,罗贯中便抱着“一客不烦二主”的心态,再将一件蠢事按在蒋干的头上。这一次,蒋干误中庞统的奸计,将他引荐给曹操,而后者建议北军应将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结果为周瑜实施火攻创造良机,此即为“连环计”。在曹操一连串的失策中,蒋干无疑是最初,同样也是最重要的“导火索”。

其实,蒋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他的真实形象跟演义描述大相径庭。据《三国志》记载,蒋干字子翼,汉末九江郡人,不仅相貌堂堂、风流俊雅,而且口才极佳,非常善于辩论,行走于江淮之间,竟然没有人能在辩论中胜过他,由此可见其才华(“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见《三国志·卷五十四》注引《江表传》)。

在历史上,蒋干的确曾接受曹操的委托,渡江去劝说昔日同窗好友周瑜,但被周瑜婉拒。蒋干见周瑜意志坚定,自此再不开口谈论劝降之事,等回到曹营后,遂向曹操极力夸赞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绝非言辞所能离间。曹操是个聪明人,就此打消劝降周瑜的念头。由此可知,蒋干在劝降周瑜失败后,并未采取其他行动,至于盗书冤杀蔡、张一节,更是无从谈起。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引文同上。

关于“连环计”,事实跟演义也是大相径庭。据正史记载,因为驻扎在赤壁的北军不习水战,再加上瘟疫盛行、舟船颠簸,导致曹军的战斗力大为减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曹操便主动要求将战船锁在一起,以便集体作战,而非听从庞统的建议。更何况,此时的庞统还在家乡担任功曹,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由此可知,“连环计”不过是罗贯中的杜撰,而蒋干引荐庞统一说,更属无稽之谈。

再者说来,火烧赤壁也并非周瑜的杰作,而是曹操的自保之举。据正史记载,因为饱受瘟疫的困扰,在将士减员严重的情况下,曹操由于出战失利,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才被迫撤军北返。而在此之前,为了不将大量的战船、物资留给敌人,曹操才决定焚烧赤壁,以上这些情况,在他事后给孙权的信件中有所说明。

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引文同上)。另外,同书《郭嘉传》记载道:“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吴主传》也称:“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由以上史实可知,蒋干虽有劝降周瑜的举动,但最终知难而退,并没有之后的盗书冤杀蔡瑁、张允,以及引荐庞统巧施“连环计”的事迹。至于蒋干的下落,正史与演义中都没有交代,但按照《三国志》中关于蒋干的行事风格来推测,他应该是继续周游于江湖之中,依然做他的风流之士,并以此而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